过去考个学有多难——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6)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十六)

过去考个学有多难


又到一年高考、中考季。看着在考场外焦急等待的家长们和考完后焦头烂额的孩子们,感到孩子和家长真是不容易。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古代近代和解放前,甚至在30年前,学生考个学、甚至上个学有多难!


过去考个学有多难——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6)


中国的教育,始于私塾。灵寿私塾始于何时,已无据可查。据县志载,到明清两代,城镇乡村普遍设有私塾。其中有些富户独家设立家塾,聘请一名塾师教授本家子弟。也有以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举办的免收学费义塾,一般聘请2名塾师。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东关、西关、慈峪镇、岔头镇、牛城村、秋山村、韩家洼村各有义塾一所。讲授的内容初始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再继续上学可以学到四书、五经、诗词、史籍、诸子散文等较深的课程,并安排习字作文即“八股文”作业。由于私塾多、义塾少,穷人家的孩子一般都上不起学,即使上学也只读到《三字经》等初始阶段,学到四书、五经的只有少数富家子弟。据统计,明清时期,全国的文盲率达到90%以上,作为穷乡僻壤的灵寿,读书识字的只是凤毛麟角。

仅会作“八股文”还不行,要参加科举必须进行深造。本县古文庙西南有一所县学,是科举时代县内唯一的公办学校,也是学生预备应试科举的必须场所,学生不仅不交学费,而且公家还常年供应细粮肉食,比现在的上大学还幸福。但县学可不是一般学生能进的,需要经过县试和府试,考中的叫童生,也叫生员,俗称秀才,每个县只有20-30个名额,招收的还都是官宦子弟。考取秀才已经算是国家的人才了。清朝260多年历史,总共才考取46万秀才,平均每年录取1770人,不知比现在的博士金贵多少倍。秀才原则上不能当官,但仍有很多特权,见官不用跪,受审不用刑,免税免徭役,最不行的也能当个私塾讲师,养活一家绰绰有余。

过去考个学有多难——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6)


这样少的县学人数自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为此,各县普遍建立起了书院。进入书院没有等级尊卑限制,也无须考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而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教师大部分是退休官员,也有在任的县官。灵寿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四年,位于东门外侧,名曰“松阳书院”,明崇祯十一年“戊寅邑难”中被清兵焚毁。清乾隆二十九年,知县将陆公祠(旧公安局)前院扩建为书院,仍名为“松阳书院”。

如果还想当官,就要参加乡试,也就是三年一次、朝廷统一出题的全省考试。考中的就是举人。考个举人有多难?清朝260年共有举人15万,平均每年不到600个。河北省今年高考理科600名的分数线是673分,文科600名的分数线是641分,全国估计700分以上了。在古代,举人就已经是“官”了,最不行也能当个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要想当大官,还得进京考进士。考个进士有多难?每三年一次的全国会试,大概考取300名进士,平均每年100名进士。现在一所清华大学每年至少招收本科生3000名、研究生3000名,你就知道过去的一名进士有多牛了吧!你也就了解为什么古代百姓把所有的进士都叫“状员”了吧!


过去考个学有多难——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6)


进士、举人这么难考,还有其他当官的渠道吗?也有,那就是当贡生。明清时期,朝廷每年从参加乡试的秀才中挑出一些成绩优异者,府、州、县也推荐一些优秀的人才,作为贡生送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作为国家备用官吏。优秀的贡生,经过廷试后,可按知县、教职分别任用。

据灵寿县志,从宋朝到清朝的近千年,本县共考取文科进士26名,武科进士12名;文科举人68名,武举35名;各类贡生341名。其中宋朝8名进士全部被韩亿及后代囊括,从韩亿开始,其后代已搬迁河南,本县宋朝进士实际只有韩亿1人,灵寿历史上全部文科进士实际只有19名。明朝文科进士最多,共12名。武进士和武举全部出现在清朝,清朝文科进士仅6名。也就是说,从宋朝至清末,全县平均每30年出1名进士,每10年出1名举人,每3年出1名贡生,难度可想而知。

清光绪31年(1905)废除科举,兴办学堂,灵寿将学宫的崇圣祠辟为教室,招1个男生班,成为县内第一所初等小学堂。随后各乡陆续开办初小。宣统元年(1909),灵寿创办第一所高等小学堂,招1个男生班。民国元年(1912),改学堂为学校。1917年,在城内村马家祠堂创立“灵寿县师范讲习所”,每年招生1个班。1930年,经在直隶七中教书的城内人郭飞天提议,民国县府在文庙北边建立了第一个女学堂,灵寿县从此有了女学生。1937年,全县初小达到142所;高小3所,分设于城内、慈峪和陈庄三处;全县在校学生约7000名。学生凡从低一年级升入高一年级,必须通过考试。从宣统元年(1909)至民国28年(1937)的28年中,由于绝大多数家庭无力供养子弟上学,因而从初小升入高小的总计不过800人,高小升入县师范的只有480人,升入正定河北七中、八师及保定志存中学的不到100人,高中升入大学的仅40多人。

“七七”事变后,教育工作陷入瘫痪。1938年6月,在新成立的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多数学校开始复课。学生们在战争中学习,以天为课堂,以地代纸张,以手指、树枝或石子代笔墨,坚持学习文化。在日军疯狂扫荡的1943年,全县能够正常上课的学校减至75所,学生仅有2541人。日军被击退后,全县学校迅速得到恢复。1945年,全县小学发展到221所,在校学生5500名,儿童入学率为45%。1949年,全县小学增至248所,各行政村都有了学校,儿童入学率达到48%。从“七七”事变到新中国成立的10多年间,县内初小毕业升入高小的不过1000名,高小升入县师范及外地中等学校的总共不过200人,没有1人升入大学,成为近代灵寿教育最贫乏的时期。

学校的学制,清末初小5年,高小4年,仅小学就上九年;1912年改为初小4年,高小3年;1922年初小仍为4年,高小改为2年,即“四·二”制。学校的课程,清末除了读经(《三字经》之类)之外,初小设算术、修身、体操等,高小增历史、地理、音乐、图画等。民国17年(1928),废除读经,增设国文、劳动、军体、自然等,基本接近现代课程。学校经费来源,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每个小学都有官府拨付的资产,学校经费主要靠占有资产的租息来支付。从清末废除科举到新中国建立前的40多年间,尽管灵寿的学校和学生数量都有了很大发展,但无论初小还是高小,都没有离开一个“小”字。解放前的灵寿没有一所中学。

1951年,灵寿于西关村西、松阳河东北岸建设了第一所县办中学,即“灵寿中学”。当年招1个初中班,学生50名。1956、1957两年,相继于慈峪、陈庄、青同、寨头等13村建起13所初级中学。1958年,初中发展到23所,在校生达到近3000人。同年,灵寿中学开设2个高中班,本县正式有了高中。1968年,小学不再分初小高小,改为“五年一贯制”;中学开始普及,初高中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许多村小学增设初中,多数公社还增设了高中,全县中学达到78所,在校学生达到5578人。1977年,全县中学达到99所,其中高中33所,在校学生22666人,成为全县中学的历史记录。1979年,为保障教学质量,将全县中学裁减至33所,其中高中5所。1980年,小学又恢复“四·二”制,初高中恢复“三·三”制,全县教育格局基本稳定下来。

解放后的考试制度,基本延续了严格的知识考核和择优录取的办法,其中高中考大学采用了全国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的“统考”办法。1966年,大学停止招生。1971年,大中专学校恢复招生,但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新办法,着重从工农兵当中推荐具有实践经验和一定文化水准的青年入学深造,成为历史上的“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恢复正常的考试制度。全县考取大中专学校人数,1979年94名,全县录取率1.2%;1980年103名,录取率1.8%;1981年66名,录取率1.2%;1982年56名,录取率1.1%;1983年143名,录取率3.4%;1987年208名,录取率4.2%。2019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到了80%以上,灵寿中学的本一上线数也达到了280人。

物以稀为贵。现在的大学好考了,含金量却大大降低了。但无论如何,高考仍是中低层平民子女走向社会高端的唯一渠道,而且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灵寿   松阳   初小   贡生   高小   录取率   私塾   举人   科举   进士   全县   美文   高中   中学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