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拳王”靳贵第——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3)

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七十三)

“亚洲拳王”靳贵第

文/崔金山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作为燕赵夹缝中的战国中山都城所在地,灵寿自古多英雄豪杰。战国名将有乐羊、乐毅,唐宋元开国元勋有郄士陵、曹彬、郑温。清代有记载的灵寿县15名进士中,有10名是武进士。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也是一位曾扬名海内外的英雄,他就是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唯一闯入复赛的中国选手、被史人称赞为“亚洲拳王”、最后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的抗战英烈靳贵第。


“亚洲拳王”靳贵第——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3)

靳贵第


靳贵第,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同下村的一个殷实家庭。他自小习武,曾跟随家乡一带著名武术宗师张思桐学习过少林派大小洪拳,又坚持练石锁,举石担,成就一身硬功夫。特别是臂力过人,两三个小伙子都不是他的对手。1932年,娶邻村木佛村的张连姐为妻,婚后育有一女,靳贵第为其起乳名“清雯”。1933年春,长城抗战爆发,17岁的靳贵第考入山西省军官训练团,毕业后到商震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二军,先任武术教练,后提拔为军官。


“亚洲拳王”靳贵第——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3)

商震


商震(1888-1978),字启予,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河北保定,先后入保定陆军建成学堂、东北讲武堂、天津讲武堂。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山东第二混成旅旅长,1914年投阎锡山,历任师长、军长。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三集团军右路总指挥、第三十二军军长、第二军团司令。1928年任河北省主席,1929年任山西省主席,1935年回任河北省主席兼天津市市长、北平政治分会委员、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36年任河南省主席。

商震不但善于作战,还热心体育,他命令军中开设体育部及体育训练班,设有足球、篮球、田径、马球、拳击等项,每个师还设有总教练一人。军队除训练之外,人人从事运动。在这些体育专业队中,拳击队最为出色。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国力衰弱,外国大力士纷纷到我中华炫耀,靳贵第因为武术底子深厚,多次参加比武,无一落败。1935年,靳贵第在一次比武中将一名法国大力士打下擂台,深得商震将军赏识,因此进入拳击队并成为主要队员。商震又不惜重金,从天津聘请英国拳击手丁格尔到军中任教练。在其指导下,靳贵第拳击技术成长很快,最终成为拳击队的佼佼者。


“亚洲拳王”靳贵第——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3)


1936年初,中国报名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由于中国奥运代表团经费不足,再加上拳击运动素来不被体育界所重视,因此中国奥委会想放弃拳击项目。商震将军获悉后,决定自己出1000元用于资助奥运代表团,才争得了拳击项目参赛。1936年2月初,三十二军派遣体育部主任赵允谐率拳击队前往上海,参加在申园健身房举办的拳击选拔赛。

经过激烈的竞选,三十二军拳击队四人成功入选,组成了中国奥运拳击队。这四名选手分别是:靳贵弟,21岁,河北灵寿人,身高1.78米,体重79公斤;李梦华,24岁,河北高阳人,身高1.80米,体重90公斤;王润兰,23岁,河北饶阳人,身高1.80米,体重80公斤。靳桂,22岁,河北曲阳人,身高1.77米,体重71公斤。入围后,商震将军为使这4名选手顺利参赛,又慷慨资助拳击队5000元。在赴柏林之前,商震还专门批准靳贵第等4人到上海接受为期两个月的集训,并请英国教练丁格尔和上海精武体育会教练陈汉强悉心指导。

四人在近两个月特训后不负所望,进步奇速,成绩提高极快。在参加4月的西侨青年会国际拳击赛时,除一人受挫外,靳贵第等三人均获胜利。同月24日,靳贵第和王润兰还受邀参加美国总会拳击表演。同年5月,靳贵第再次参加万国体育会拳赛获奖银杯。可惜的是,此杯原来一直在其妻女家存放,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有关部门收走,不知所终。

1936年6月,在中国代表团出征前,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专程为全体代表团成员送行。6月26日,中国代表团在上海乘坐意大利邮轮出发,于苏联海参崴换乘德国奥运专列取道西伯利亚铁路前往柏林。在20多天的航行途中,中国运动员仍然坚持训练保证状态,特别是拳击运动员,每日总要你来我往地斗上一阵。4位中国拳击运动员参加柏林奥运会,引起了媒体的重视。中央通讯社记者冯有真在1936年7月12日《申报》刊登的报道中写道:“一般人以为第32军所派的4位拳击运动员一登世界舞台,就要被人家打得鼻肿血流,倒下地来。其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据说商震军长提倡军队中的体育,不过两年时光,不但已使士兵的兴趣提高得很多,并且发生很大的实际效用。尤其是拳击这种运动,就是被击倒在地,只要能爬起来,还是要继续抵抗。这种一息尚存拼命奋斗的精神,对于整个军队是有很大关系的……”

7月23日,中国代表团抵达柏林。8月10日,第11届柏林奥运会拳击赛正式开始。因路途疲惫,身体不适,李梦华和靳桂未能上场参加比赛。中国拳击运动员首先出场的是王润兰,他在重量级拳击预赛中与荷兰选手福克相遇。在与福克的遭遇战中,王润兰打得很苦。对手福克经验老道,战至第三回合时,王润兰上唇击裂,血流满面,站立不稳,仍顽抗不肯倒下,一直坚持到终局依然屹立,最终因点数不及而被淘汰,被称作“虽败犹荣”。

中量级选手靳贵第第二个出场。他第一个遇到的是加拿大选手库克,没有几个回合就把库克击败。第二个遇到埃及选手阿里尤苏夫,靳贵第赢得也比较轻松,从而通过预选赛。在正式比赛中,他遇上了英国的重量级拳击冠军希立姆敦。

1937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编辑出版的《出席第十一届世界运动会中华代表团报告》对靳贵第与希立姆敦的比赛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载:11日晚开赛钟鸣,两人握手后,靳贵第即以美丽手法,猛击希立姆敦下颚并致其倾倒。希立姆敦在裁判员呼数几下后,又站了起来。靳贵第又开始进攻,先击希立姆敦左颊,又以右拳摇击,两人斗成一团。经裁判把两个人刚刚分开,还没等哨响,希立姆敦就卑劣地抢先出拳,用可怕的左胳膊猛击靳贵第下颚,致靳贵第倒地。靳贵第还没起来,又遭希立姆敦猛击几拳,靳贵第再次栽倒,口鼻出血,腰部负伤。经裁判计数到法定时间后,靳贵第没有站起。这个时候,现场检察员宣布:“两人分开恢复原状后,希立姆敦没等哨响就出拳,应当取消希立姆敦的比赛权,判靳贵弟获胜”。但英国代表团的领队认为希立姆敦并没有犯规,即向大会提出抗议。12日特别会议中,另一位检察员却说,并没有看见希立姆敦违规出拳,现场的裁判也说没有看到,于是决定按裁判计数到法定时间后靳贵第没有站起来判定靳贵弟失败。而中国代表团认为争也没用,因此不再提出反抗书,以免伤了和气。尽管靳贵第被不公平地判输,但他仍是唯一进入十六分之一正式比赛的亚洲拳击选手。

靳贵第回国后,国内抗日热潮正在高涨,于是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抗日浪潮中。卢沟桥事变后,第三十二军驻扎在河北邢台一带。在接到抗日作战命令后,靳贵第将随军的妻子和不满4岁的女儿送归家乡灵寿,抱定了必死的决心。1937年底,安阳保卫战爆发,在当时日军钢铁大炮和飞机坦克的先进武器攻击下,我军节节败退。在安阳火车站,日军以集群坦克梯次进攻,靳贵第带领一个团的兵力进行阻击。面对步步逼迫的日军坦克,杀红了眼的靳贵第身上绑满手榴弹,像当年跃上拳台那样,纵身跃上敌人坦克,以与敌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光辉的一生。1938年出版的上海《孤岛周刊》刊文,题为《中华四拳士——靳贵第等殉国记》:“曾参加1936年柏林世界运动大会(奥运会)的中国拳术选手靳贵第、靳桂、王永兰(即王润兰)三人不幸殉国疆场。还有一位李梦华仍在前线作战,不仅(是)整个拳击界的荣耀,更是四万万民众的光辉!…… 卢沟桥事变后,他们都振奋得了机会,辗转奉上级机关的命令,调东调西,最近商震将军的军队调防黄河最前线,他们四位驻在豫北和津浦线一带,在安阳的一次大战斗,靳贵第和王永兰为国殉了职,靳桂在津浦线上台儿庄一役中,也受了伤,到十七日也死了,还有李梦华仍在前线杀敌。”


“亚洲拳王”靳贵第——你可能不了解的灵寿(73)

靳贵第牺牲后,尸骨无存,不知所终。由于历史的原因,身为国民党军官的奥运英雄、抗战烈士靳贵第并不为灵寿人所知,而是被掩盖在了历史的洪流中。抗战胜利后,靳贵第妻女一直没有等到他回家,也不知他的任何消息。1948年,女儿靳志兰(清雯)在解放军被服厂参加工作,1950转到石家庄第六棉织厂,后一直居住在石家庄市。几十年来,妻女从来没有放弃寻找靳贵第,但始终没有任何音讯,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从靳贵第一名战友口中得知他早在1937年已经为国捐躯了。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他的家人才知道他曾参加过第11届奥运会。2009年6月,北京举办了“战火下的奥林匹克--抗战时期的中国奥运”展览,靳贵第的女儿靳志兰应邀参观,《北京日报》今日关注栏目以“战火中的奥运”今日开展为题,重点介绍了拳击选手,靳贵第的英雄往事才逐步被世人所关注。

无论是80多年前的奥运会英雄,还是宁死不屈的抗战烈士,都是河北的光荣,石家庄的光荣,更是灵寿的光荣!请灵寿人永远记住这个名字---不朽的奥运英雄、抗战烈士靳贵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灵寿   国民革命军   灵寿县   库克   安阳   拳王   英国   亚洲   河北   日军   拳击   代表团   美文   坦克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