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三个月左右的婴儿可能会自动放弃频繁的夜间哺乳,但是想要寄希望于这么点大的孩子自己完全放弃夜间进食则是缘木求鱼。如果你家宝宝已经三个月大了,在入睡时还是需要家长哄或者需要含着奶瓶,夜间的进食频率多于一次,那家长就要注意了,这种额外的夜间进食很可能导致孩子在半夜频繁醒来。遇到上述情况,家长可以通过减少喂食的频率来改善孩子的睡眠。


有的孩子在夜间醒来后,家长只需要哄几分钟就能让他继续入睡;有的孩子在醒来后,仅仅从奶瓶里啜几口牛奶就能再次入睡。这些孩子其实都不是真的饿了,他们仅仅是对母亲的乳房或奶瓶产生了依赖,就像有的孩子依赖奶嘴一样。除此之外,需要频繁地换尿布也是夜间进食过度的信号。绝大多数三个月以上的孩子不需要在夜间换尿布,如果你家宝宝总是需要半夜换几次尿布,你就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给孩子喝了太多的液体。

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有的孩子一夜喝的奶加起来足足有4整瓶,而一个奶瓶的容量是250毫升,算一算,这个孩子在一夜间足足喝了一升的液体!即使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这个量也有点过分了,更何况是这样小的孩子呢?如果一个成年人一整夜喝一升水,他肯定要频繁地去厕所,根本没法踏踏实实地睡觉。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问题,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在夜间总是睡不好了吧?


由夜间哺乳导致的睡眠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果家长通过本文的内容判定出影响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过度的夜间哺乳,那家长可以稍感欣慰了。因为这一原因虽然能引发婴幼儿严重的睡眠问题,但是从矫正的角度来看,确实比较容易。在矫正过程中,家长要一丝不苟地做好两件事:减少或限制夜间哺乳的次数,这不仅能消除因哺乳而产生的睡眠问题,还能帮助孩子建立比较合理的进食规律;帮助孩子建立新的睡眠环境,改掉睡前需要人哄、需要进食或含着奶嘴的坏习惯。


这两件事家长可以综合起来做,也可以一次只做一件事。首先,逐步减少喂食的次数,或逐渐减少进食的数量,也可以双管齐下,我称之为“减次减量法”。不要骤然停止喂食,否则孩子可能会不习惯,也可能会在夜里感到饿。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案,逐渐减少喂食的次数和数量,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比较容易操作。

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矫正的目标是,逐步将孩子夜间进食的时间点挪到白天,从而完全杜绝夜间进食。如果孩子年龄太小,矫正的目标可以适当放宽,逐步将孩子夜间进食的部分时间点挪到白天,减少夜间的进食次数。有时候并不需要完全舍弃夜间喂食,事实上,对年龄较小的婴儿来说,完全没有夜间进食是不适宜的。两三个月大的孩子,一般夜间进食次数应控制在两次;到了三四个月大,就可以减少为一次;到5个月左右,则可以完全舍弃。


如果家长愿意,可以在孩子出生5个月之后保留一次夜间喂食,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喂食并不是基于孩子的生理需要,而仅仅是家长的一个选择而已。有的家长并不介意晚上频繁起来给孩子喂食,但这种喂食对孩子来说是有弊无利的。因为夜间喂食会打扰孩子连续稳定的睡眠,导致孩子频繁醒来。久而久之,孩子到了某一些时间点就会呼喊家长,或者等着家长起来给他喂食。即使孩子并不感觉饥饿,他也会在这几个时间点醒来,非要吃了东西才肯继续入睡。


而且,如果孩子对奶瓶有依赖,情况会更糟:他可能在距上一次进食醒来后不久又再次醒来,或者在喝了奶之后仍旧保持清醒。如果碰到这些情况,要怎么办?他习惯了醒来后被人哄,喝奶,但是由于两次醒来的时间间隔太短,或者保持清醒的时间太长,他不需要再次喝奶,也不需要人哄,只是干醒着而已。这种情况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孩子来说,都是很痛苦的。家长可以参考表4-1。哺乳也好,使用奶瓶也好,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夜间喂食,最关键的都是要逐渐增加两次喂食之间的时间间隔。家长可以记录下最近一段时间孩子夜间进食的时间间隔,然后以此入手,调整间隔长度。(如果间隔是一个时间区间,例如1~3小时,那就可以从最短的间隔一小时入手。)例如,第一天晚上家长采用每隔两小时喂食一次的频率,那就要精确执行,等到确实过了两小时再给孩子喂食一次。如果孩子在间隔周期之内就已经醒来,吵嚷着要吃东西,家长也应该等到时间到了才允许他进食。如果孩子在两小时之后醒来,则可以马上吃到东西。在此基础上,每晚增加30分钟的时间间隔,以此类推。

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要是家长采取使用奶瓶的方法来喂食,最好的办法是逐渐减少每次喂食的数量,并记录下每次喂食的数量(如果每次喂食的数量是一个范围,就从最大值入手),然后每晚减少30毫升。如果家长想要帮助孩子彻底戒掉夜间进食的习惯,那就可以一直采用这个方法,直到孩子每次进食30毫升为止。等孩子的夜间进食控制在一两次,进食总量控制在30~60毫升,家长就可以彻底停止夜间喂食了。很多家长发现,通过矫正,即使没有使孩子完全戒掉夜间进食,孩子在夜间醒来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到了后来,即使孩子每晚只进食30~90毫升,他也只会因睡眠被打断而感到烦躁,此时,家长可以比预定计划早几天彻底终止夜间喂食。


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表格中的数量与次数都是一个大概值,仅供参考。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如果你家宝宝每次进食少于250毫升,则可以把他日常进食的大概值作为基准值,每次减少30毫升。

2.如果你家宝宝两次进食的时间间隔一开始就大于两小时,那就将他平时进食的时间间隔作为基准值,每次增加半小时。3.如果采取哺乳的方式,可以在表4-1前两栏给出的数值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哺乳的时间间隔,不要担心每次喂奶孩子到底喝了多少。

4.到了第7天,很可能只需要在孩子入睡后5个小时左右喂一次就够了,如果孩子还很小,家长希望保持一夜一次的哺乳习惯,那矫正过程就到此结束了。

5.如果家长愿意,可以隔天拉长喂食的时间间隔、减少喂食数量,而不是每天如此。这样做没什么坏处,只是所需的时间长一点罢了。


如果家长的目标不是彻底戒除夜间喂食,而是保留每晚1~2次的喂食,那么除非每次喂食的数量超过了240毫升,否则不需要减少喂食的数量。(绝大多数的夜间喂食应该控制在120~240毫升的范围内。)家长要把大力气花在增加两次进食之间的时间间隔上,直到将次数减少到家长希望的范围内。这个时间间隔可以从3小时到6小时不等,具体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与家长希望达到的效果。其次,解决睡眠环境问题。如果哺乳结束后,家长还允许孩子赖在身边,哄他入睡,那孩子会对母亲产生依赖,要立刻把他们放到小床上。


如果家长不是采取哺乳的方法,而是将奶瓶递给孩子,孩子自己进食,家长就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睡眠环境问题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是独自在房间内入睡的,不存在睡眠环境改变的问题。随着喂食次数的减少,孩子对奶瓶的依赖程度也会逐渐降低。(在此过程中千万不能用奶嘴代替奶瓶。)在使用奶瓶的情况下,如果家长希望保留一两次夜间喂食,那就需要着重将夜间进食与入睡分离开来。夜间喂食的目的是给孩子充饥,而不是帮助孩子入睡。如果孩子在家长怀中边吮奶瓶边入睡,或者自己捧着奶瓶边喝边入睡,那所有的矫正都是徒劳。有的家庭是孩子与父母同床睡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会在夜里找奶喝,家长要坚决杜绝,不到进食的时间点,不能喂食。妈妈们可以在孩子哭着要喝奶的时候,暂时从床上起来,坐在床边,或者直接离开房间(前提是爸爸陪在孩子身边,以确保安全),直到孩子再次入睡或下一个进食时间点到来再进入房间。以上介绍的都是将夜间进食与其他睡眠问题一起解决的方法,有些家长也许希望先解决夜间进食问题,再解决其他睡眠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在矫正的前半段维持孩子的睡眠习惯。孩子在半夜醒来后,家长可以顺着孩子的要求去安抚他,比如抱着他、轻抚他、轻轻摇晃他甚至跟他说说话。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会比积极干预好很多,特别是当孩子一个人睡在自己的房间内,如果家长进入他的房间却不喂他,反而会让他更加烦躁不安,此时家长不进入房间更有助于孩子冷静下来。哺乳的妈妈会觉得抱着孩子看着他哭闹却不给他喂奶是很残忍的一件事。在双亲家庭中,非进食时间由爸爸来安顿孩子上床睡觉是比较恰当的。


一旦家长成功地减少或完全戒除夜间喂食,就意味着已经解决了夜间进食问题;而一旦孩子能够将入睡与进食分离开来,不再依赖奶瓶或母亲的乳房入睡,就代表着已经解决了睡眠环境问题。但是现实没有这样完美,有些家长在解决孩子的夜间进食问题后发现孩子仍旧需要家长安抚才能入睡,那么接下来就要着重解决睡眠环境问题了。通常情况下,只要解决好夜间进食问题,其他睡眠问题解决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有的家长会放任孩子的其他睡眠问题,让孩子半夜醒来后,不进食自己再次入睡。只要适应良好,这样的模式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模式。但是如果孩子适应不良,如半夜醒来后家长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将孩子挪到自己的房间里去,或者夜里无论何时醒来孩子都需要家长安抚,那么家长就要认真对待了。特别是当孩子昏昏欲睡时,要用心处理,选好时间点停止哺乳,将孩子抱到小床上去。如有必要,可以稍稍唤醒孩子,以确保在挪动的过程中孩子是有意识的。也可以将最后一次哺乳提前,在孩子还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停止哺乳,然后将孩子抱到床上去。最后,在实践中,我还听过一个稍微复杂一点、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我称为“稀释法”,即逐渐降低奶瓶里牛奶(奶粉或果汁)的浓度,而不是减少喂食液体的体积或喂食的次数。稀释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最终的目标就是用水代替奶。具体来说,第一个晚上可以用3/4的牛奶兑上1/4的水,然后每隔一两个晚上再稀释一点,逐渐变成一半水一半奶、1/4的奶3/4的水,甚至1/8的奶7/8的水。以此类推,直到完全用水代替奶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喝到的液体总量没有变,可是其中奶的浓度却发生了变化。等到整个奶瓶里都是水,那就意味着此时的奶瓶其实扮演着奶嘴的角色,而不提供任何营养物质了。家长可以在次日晚上不再提供奶瓶给孩子,一次性戒除孩子半夜要奶瓶的习惯。接下来就回到睡眠环境问题上来了,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戒掉睡觉时吮吸奶嘴的习惯,具体可以参考本书第3章。采用“稀释法”时,家长要严格遵守稀释的比例,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轻易妥协,从而增加喂食的次数或数量。有的孩子对稀释过程的适应比较良好,有的则反应强烈。

你知道影响你家孩子睡眠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

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拒绝进食,那就意味着他不是很饿,这反而会加快戒除的进程。当然,家长可以在夜间多起来查看几次,孩子要奶瓶了,就立刻给他。但如果孩子没要,也不用主动给他。这样既不会饿着孩子,又可以帮助他逐渐戒除对奶瓶的依赖。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对“稀释法”完全不能接受,或成效不明显,我建议家长放弃这个方法,而改用之前介绍的“减次减量法”。我采用本节介绍的方法对凯拉进行了矫正,效果很好,她很快就戒除了坏习惯,睡眠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凯拉接受矫正后,妈妈仍旧在白天哄她两次,但晚上则完全由她自己入睡。有时,妈妈也会哄她午睡,因为她发现这不会影响凯拉夜里的睡眠习惯,而与凯拉的亲子互动也让妈妈觉得非常幸福。凯拉的爸爸也明白了孩子一哭闹就要求妻子去照顾的行为不妥,由此,一家人原本紧张的气氛大大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睡眠   孩子   奶嘴   奶瓶   罪魁祸首   间隔   夜间   频繁   半夜   次数   家长   数量   晚上   习惯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