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今天是520,你对爱的人表白了吗?

虽然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我们给它赋予了很好的寓意,能增进爱人之间的感情。

在这个表白的日子里,

我觉得科普也是对健康的表白:

为了你的健康,我愿意付出!

为了大家的健康,科普的付出是值得的。

呼吁使用公筷,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因为健康管理需要。

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了很多幽门杆菌感染的体检客户。而且都是家庭聚集性,如果家庭有了一个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那么其他人也不会幸免。一直想呼吁分餐和使用公筷的必要性,所以希望借此科普引起大家对公筷和分餐的重视。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张文宏”的金句给了我启发

前段时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金句”又刷屏了。

“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我见不得混在一块的吃法,一起吃饭用一个筷子夹菜、喝酒,你看到的是杯子、筷子,我看到的全是病菌。”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张文宏表示,从流行病学角度来看,分餐制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不是说吃中餐都是“伙”在一块吃的,中餐也分餐,就看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外,分餐制对阻挡疾病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张文宏教授的话,给了我们健康管理人员一个新启示,预防消化道传染性疾病,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分餐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

共进餐的“是与非”

其实,说起聚餐,共餐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有着团结和快乐的氛围。

席间可以推杯换盏,可以共话未来。

可以一起描绘经历了风雨沧桑的那道彩虹,

可以一起重温那充满梦想的花样年华,

可以一起叙说那份纯真的友谊,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然而,共进餐也存在传播疾病的隐患。

围坐在一起聚餐,如果不用公筷,多少双筷子带着口水在菜品中间接接触,难免会互相传播疾病。

看看唾液可以携带哪些病毒和细菌?

所以唾液,我们都知道与口腔环境有关,口腔中存在很多细菌,当然这些细菌是与人体共存的。但是一旦人存在一些疾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唾液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接吻,共餐就是传播的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唾液可传播甲肝、禽流感、肠道病毒(诺如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中国是胃癌等肠胃疾病高发病率国家之一,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也与我们的饮食方式有关。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一项惊人的实验

看到过有人做过这样的一项实验。随机选择了一家饭店,随机点了6道菜。在使用公筷和非使用公筷之间做比较,对比吃过以后菜品中的细菌数量。

实验数据会让我们感到惊讶:

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

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

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

由此可见,使用公筷,可以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数量。

这项实验启示我们使用“公筷”的必要性。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幽门螺旋杆菌,胃病的一个隐患

幽门螺旋杆菌 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胃内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也是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 更有感染严重者可发展为胃癌。

所以在健康人群中筛查和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有必要。有文献报道,在健康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45.94%,56.10%,56.22%。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分餐是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方法之一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后多数人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导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间被感染。实际上,家庭内合餐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和交叉感染途径,无分餐习惯的集体合餐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会,多人感染相同的菌株即是实证。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互相传染的方法之一,就是分餐。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分餐有历史,不是新意。

分餐,不是新意,而是有着历史渊源。

新石器时代,饮食虽然简单,一锅煮,但是一个人就有一个小陶鬲。

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人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

东汉晚期壁画《宴饮观舞图》里一人一案、踞坐宴饮的描绘。说明当时人们也是实施分餐制。

可能我们目前还做不到严格分餐制,但是至少可以养成使用公筷的习惯。

一双公筷,可以减少筷子们间接接触的机会,也减少了唾液携带的细菌和病毒的传染!

使用“公筷”不仅仅是一种文明,还可以预防唾液中的疾病

使用公筷或者分餐,不仅仅是用餐的文明,也是一种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方法。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让我们从使用公筷开始!

参考文献:

[1] 汪荷. 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调查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 (19) : 2961-2984.

[2] 高彦荣, 何青峰, 王丽江, 等. 14 C 呼气试验对武昌地区健康体检人群 Hp 感染的检测价值 [ J]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 (19) : 2691-2963.

[3] 苏青, 徐三平. 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进展 [ J] .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4, 26 (3) : 132-133.

#健康科普排位赛# #湖南医聊超能团# #清风计划# @头条传媒@大咖热评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 @头条健康 @湖南医聊 @小玲药师 @耳鼻喉杨大夫课堂 @夏医生说养生 @肿瘤科胡忠东医生 @猫妈说消化 @减重专家蔡华 @湖南医聊 @胸部肿瘤外科胡医生 @张志功医生 @水管工杨大夫 @中信湘雅男科张欢 @晓医生说 @小麻花Cic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唾液   分餐制   疾病   幽门   菌落   胃癌   杆菌   湖南   细菌   筷子   螺旋   病毒   方式   家庭   健康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