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内3人因此死亡,临近年关,再次提醒你不要以生命换交情

年关将至,

各种饭局也开始多了起来

悲剧也开始降临


三名男子先后因“醉酒”死亡:

2019年12月20日凌晨,深圳一楼盘的两名保安,因为喝酒导致其中一名酒精中毒,另一名保安更是因为这场酒局而离开人世。20日凌晨1点20分左右,安保主任和保安队长将小张送进深圳龙城医院,小张当时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

2019 年 12 月 22 日上午,湖北葛洲坝一名 20 岁男子因 “喝多了,喊不醒”,家属拨打 120 求助。国药葛洲坝中心医院急诊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发现男子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已不幸身亡。根据情况综合判断,该男子系饮酒过量引起猝死。

12月27日清晨,宜昌西陵区一名 53 岁男子醉酒后不幸身亡。家属称,男子头天晚上喝酒后回家,早上发现其身体冰凉。医生在现场发现男子口角附近都是呕吐物,综合现场患者情况判断,疑似呕吐物梗阻气道不幸窒息身亡。

7天内3人因此死亡,临近年关,再次提醒你不要以生命换交情


饮酒过量导致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也称为急性乙醇中毒,指由于短时间摄入大量酒精或含酒精饮料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多表现行为和意识异常,严重者损伤脏器功能,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进而危及生命

急性酒精中毒不仅危害自身健康,还可诱发一些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猝死等风险,而且一次大量饮酒会加大意外、暴力事件、交通事故等风险。

在临床中,急性酒精中毒漏误诊经常发生,例如饮酒后昏迷患者初始被家属认为昏睡,因长时间不能唤醒方就诊,此时易误诊为脑出血、低血糖昏迷,虽最终确诊急性酒精中毒,却往往失去了最佳抢救时机。

7天内3人因此死亡,临近年关,再次提醒你不要以生命换交情


酒精是否过量考虑个体原则


是否容易饮酒过量需采取“个体原则”,有的人摄入100 g 酒精会中毒,即可称为大量;有人摄入300 g酒精仍无症状,不能诊断酒精中毒。

人体内酒精代谢主要依靠两种酶:一个是乙醇脱氢酶,一个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人体中,具备这两种酶,人体就能快速代谢酒精,即使喝了一定酒,也能行若无事,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小。

一般人体内乙醇脱氢酶等量,但是乙醛脱氢酶差别较大,很多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阻碍了酒精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中间产物乙醛积累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呕吐、昏迷不醒等醉酒症状。这类人群其实是不善饮酒的人群,尤其不能劝酒。

即使是这两种酶活性都比较强的人,饮酒过快过多,也会短时间内超出自身解酒能力,造成醉酒症状。

7天内3人因此死亡,临近年关,再次提醒你不要以生命换交情


不要随意劝酒,要承担法律责任

共同饮酒属于社交层面的情谊行为,同饮人之间负有安全保障“注意义务”,依据我国《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同饮人在以下情形下,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时仍一味劝酒。

比如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乙醛脱氢酶缺乏者。

2)明知喝酒人不胜酒量时仍然劝酒。

若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不喝就纠缠不休等。

3)未为开车的醉酒朋友叫代驾并通知亲属。

在明知对方酒驾而不加以劝阻,—旦出事的话,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若同饮人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则可以减轻责任。

4)未将醉酒的朋友安全送回家。

若未将醉酒人送至医院或者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若出现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席上饮酒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一时半会难以制止,但为了自身和亲友的安全,要注意不要劝酒,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酒精代谢能力差的人。而对于酒精代谢能力强的健康人,也应规劝适量饮酒,切莫贪杯,更不要以酒量论交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葛洲坝   乙醛   酒精中毒   年关   乙醇   交情   家属   酒精   保安   症状   患者   不幸   意外   男子   情况   生命   发现   脱氢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