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醛脱氢酶缺陷,喝酒诱发“潮红综合征”

Y男士,63周岁,经基因检测酒精代谢能力降低、喝酒脸红。

乙醛脱氢酶缺陷,喝酒诱发“潮红综合征”

解析目录:

*酒精代谢能力;

*基因突变与疾病风险分析;

*个性化的解决策略;

▷酒精代谢能力:

乙醛脱氢酶缺陷,喝酒诱发“潮红综合征”

酒精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代谢反应解毒和消除。乙醇首先通过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ALDH2编码乙醛脱氢酶,催化乙醛转化为乙酸,其AA基因型导致乙醛脱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乙醛转化效率很低,造成乙醛积累。

因此,Y先生对酒精分解能力下降。


▷乙醛脱氢酶缺陷与“潮红综合征”:

酒精一直被认为是慢性肝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在长期酒精摄入的情况下,细胞外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蛋白的积累,导致肝纤维化,并逐渐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ALDH通过催化乙醛产生无毒性的酸性物质来解除乙醛的毒性。研究显示,部分人群由于ALDH2的第12个外显子出现单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第504位上的氨基酸Glu被Lys取代,致使该酶的催化能力下降。

ALDH2包含2种等位基因(G、A),可组成3种基因型,包括正常活性的野生型基因GG、部分活性(即10%~45%正常活性)的杂合突变型GA、和几乎无活性(即1%~5%正常活性)的纯合突变型AA。

酒精代谢速率在A等位基因携带者明显下降。ALDH2的AA基因型携带者,因酶活性及蛋白成分的双重改变,导致小剂量的酒精消费后即可出现血液中乙醛浓度升高。

由于乙醛的迅速积累,促进人体儿茶酚胺释放增多,会产生颜面、颈部及前胸皮肤潮红、心跳过速、恶心、呕吐等不适,我们将之称为“潮红综合征”。

“潮红综合征”所产生的不适症状使该类个体不易接受大量酒精饮品,导致酒精性肝病几率减少。

因此,ALDH2突变型,相对是一种进化优势,这种较强的自身防御保护作用,会提示携带者不宜饮酒,相对降低患酒精性肝病的风险。

乙醛脱氢酶缺陷,喝酒诱发“潮红综合征”

▷个性化的解决策略

不要饮酒,不要饮酒,一定不要饮酒。

若执意饮酒,则一定不能空腹饮酒,饮酒时搭配绿叶菜、蛋白食物同食,且注意解酒;而且,限量饮酒,当皮肤发红时即放下酒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乙醛   综合征   氧化碳   乙酸   脱氢酶   携带者   乙醇   氨基酸   突变   肝病   活性   酒精   蛋白   缺陷   能力   基因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