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行动被自己的大脑欺骗过吗?

美国国家院士、知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弗斯丁格的实验是这样做的,他让本科的男大学生受试者做一件极端烦人的工作:他们得把十几把汤匙装进一只盘子,然后再一把把拿出来,然后又放进去,一直重复半个小时。这是一个非常无聊的任务,没有人知道这么干有什么价值与意义。每个受试者都弄完以后。

研究者之一会告诉他说,他需要一个助手,并要求受试者出来帮忙。任务是告诉下一组被试,这个任务非常地有趣,以使下一组被试愿意参加这个实验。

有些受试者得到1美元来干这事,有些得20美元。

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把明显是说谎的内容告诉下一组受试者。他们这样做了之后,由于前面所提之事明显是一点意思都没有的,而对别人撒谎就形成了一种认知失调(“我对别人撒谎了。可我并不是这样一种人。”)关键问题是,他们所得的钱数是否引导他们减少认知失谐,从而认为这些任务是真正很有意思的。

从直觉上看,人们也许会想,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会比那些得到1美元的人更倾向于改变其观点。可是,弗斯丁格预测的却与事实正好相反。得到20美元的受试者会有一个非常坚实的理由来为自己撒谎找到理由,可是,那些得到1美元的人所能为自己找借口的机会是很小的,他们仍然会感到认知失调,他们减轻的办法就是,开始认为这些任务真的有趣的,他们也就没有真正的撒谎。而这就是实验结果真正显示出来的:与其改变信念以适应现状,人们通常是扭曲/拒绝新现实,使其与我们的旧信念一致。

一块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却说谎了,我为什么要说谎,是为了这一块钱还是自己真的相信,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就会自我归因,一块钱的报酬很难被视为欺骗别人的真正理由,那是什么呢?于是产生了较小认知失调的驱动力,然后通过改变态度适应自己的欺骗行为,所以被试就会说,我是真的相信这个任务是有趣的。

这就是认知失调与理由不足效应,理由越少越好。

为了减少认知失调有过度合理化的倾向。我不是为了一块钱说的谎,这很难被视为欺骗的真正理由,我是真的相信它是有趣的。

下列是一些例子,都经过实验证明了的:

在一个集团中越是很难成为成员(比如,需要经过令人厌烦的筛选或者糊弄过程),被接受的成员就越是觉得这个集团了不起。我们使自己相信,引起我们痛苦的东西我们就会去爱它,以使自己觉得这份痛苦是值得的。

当人们以一种使自己看上去很蠢或者不道德的方式行事时,他们会改变看法,以使自己相信其行为是有道理和公平的。比如,吸烟者会说,抽烟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的证据是不完全的;作弊的学生会说,每个人都在作弊,因此,他们只好也去作弊,以免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些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倾向于以极不相同的办法来解释有关被争辩问题的同一个报告或者事实材料;他们会注意并记住对自己的观点有用的材料,掩盖或者忘记会引起失调的东西。

实验发现,人们买车后,会主动看更多此车的广告,以强化”买了对的车“的信念,而减少看其他车的广告,从而避免了认知失调。类似的实验心理学家做了很多,以证明人们试图只看自己想看到的,来避免认知失调。。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正如人们去探了某家店、参加了某个线下活动,都喜欢在朋友圈发好看的图片、赞美的评论,虽然事实上整个体验可能并不怎样。因为对已有的事物、关系作出负面评价,会使自己认知失调。——《做自己的旁观者:用禅的智慧疗愈生命》

你的行动被自己的大脑欺骗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装进   心理学家   认知   效应   信念   大脑   有趣   事实   痛苦   观点   成员   理由   物品   评价   东西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