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你在做平板支撑、深蹲这些动作的时候,明明没有做到力竭,但是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甚至有时候眼前开始发黑,这种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一般情况下,出现以上这些情况或是因为你“太勤快”,几乎每天都去运动训练。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下次训练的时候就会觉得昏昏欲睡、身体乏累,提不上劲等,继而出现极度疲劳导致。

不过,以上这些情况适当休息就可以得到改善。但是还有些是在运动之后持续发抖,而且感觉更加疲劳,浑身乏力,那么就要引起重视了。

【锻炼后可能会颤抖的4个原因】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1. 你已筋疲力竭

一般情况下,在训练过程中每一组训练都做到力竭时,身体会出现发抖的情况。因为运动过程中,肌肉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比如糖),而这些能量物质,也是意识向神经系统传递信号的“中介”。

所以,这些“中介”在被消耗殆尽时,肌肉神经受到意识支配的能力就大大下降。继而导致肌肉在收缩过程中,显得不协调。在训练后,身体就像是风中颤抖的一棵树一样。

2. 你脱水了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我们人体的水含量高达75%,而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而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导致脱水。这就是在训练过程中和训练之后,身体持续颤抖的原因之一。因为人体的很多营养素和代谢物,都需要水来输送运转,因此当脱水后,身体会因为周转不灵,导致颤抖。

运动期间的「补水量」建议分为三阶段:

运动前几个小时:喝476-560cc的水(大概一瓶水)

开始运动30分钟前:喝大约240cc左右

运动期间:在运动过程中,建议每10到20分钟喝210-300cc,且是小口摄入。

3. 摄取了过量咖啡因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研究表明,在运动前喝一杯含200毫克咖啡因的咖啡,可以明显帮助提高锻炼效果。但是根据FDA的建议,成年人每天总摄入咖啡因不该超过400毫克(约四杯咖啡)。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建议数字,有些人的体质敏感度不同,所以上限量也是不同的。

但是不管是多少量,想在运动前喝一杯无论是多么高级、多么优质的咖啡提高运动效果,如若过量,很大程度会导致运动中或运动后,产生肌肉颤抖。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提高运动效果的补给品,可能会增加体内的肾上腺素,继而导致肌肉颤抖。

4. 糖尿病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怀疑可能患有糖尿病),则血糖浮动可能会使身体偶发性地颤抖。在这种情况下,与你的医生讨论最佳的锻炼方法,就显得很重要。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如果血糖值低于100 mg / dL,建议在运动前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坚持规律的运动、饮食和日常用药也有帮助。

【如何在锻炼期间和之后,防止肌肉颤抖】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如果你是在训练过程中,比如在进行一分钟的平板支撑,你的手臂、核心会开始颤抖。这种情况下,因为颤抖导致身体不稳定,最终导致训练到不到效果不说,还可能造成运动损伤。此时,建议及时停止训练。

虽然是建议及时休息,但是如果你在颤抖的同时,评估到自己的肌肉控制力还可以再坚持一下,那么在保持姿势正确的前提下,再坚持几秒钟,就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停止颤抖最好的方式是尽速休息,补充电解质和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身体能量储备,有时候可以帮助加快恢复速度。所以,建议在健身包中备蛋白能量棒和电解质饮料。

【预防锻炼后颤抖的最佳方法】

如果接下来几天可能都需要高强度的训练,那么提前一天就可以做准备,为身体储备能量。而一餐营养均衡又丰富(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平衡的健康饮食是确保身体准备就绪的最佳方法。」

运动中、运动后身体持续颤抖?掌握三阶段「补水」原则,避免颤抖

而在开始运动之前,适当的零食,比如香蕉、薯类,可以为接下来的训练提供充足的能量,继而避免训练之后过度劳累。

⚡注意:进行高强度锻炼后,有些肌肉颤抖的现象是正常的。但要警惕脱水、咖啡因摄取过多和低血糖等潜在原因。如果肌肉持续颤抖不已,请寻求医生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碳水化合物   身体   电解质   可能会   咖啡因   平板   肌肉   糖尿病   能量   原则   阶段   效果   原因   咖啡   情况   建议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