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糖尿病20年,我是如何跟糖尿病做“朋友”

01

对抗糖尿病,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幸运的是,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记得刚确诊1型糖尿病的时候,我年纪还小,当妈妈和我解释什么是糖尿病的时候,我理所当然地理解为“生病了,去医院治疗就好了!”这是我当时的想法。也许是因为年纪尚小,并不知道生病要花费很多钱,也没有承受很多精神压力,所以我也算是平稳的成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糖尿病并不是友好的存在,它带来的生活不便也曾让我感到愤懑、不甘。可在对抗糖尿病的20多年里,我意识到,与其抱怨,不如积极应对,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糖友。

确诊糖尿病20年,我是如何跟糖尿病做“朋友”


02

刚开始确诊的那段时间是最难熬的,有糖友说自己在被确诊的时候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生活变得暗无天日”,这确实是每一位糖友都要经历的艰难时光。90%的糖友在确诊前对于糖尿病是陌生的,在确诊的时候也是茫然的。什么是糖尿病?它会让我的生活发生什么改变?我要怎么去应对?一连串的问题随之而来。逃避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情绪,尤其是在被医生告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时,消极的情绪会让人感到无力、迷茫、失落。


在负能量掌控我们之时,我们需要积极地去打破这一困境,选择逃避不如选择接受。其实,糖尿病并没有那么可怕,医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治疗的方法和药物不断被研究出来应用于临床,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学习来了解正确的疾病知识。要战胜敌人,就要了解敌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如科普书籍、公众号、文献,我们可以快速收获知识、了解疾病。在不断了解过程中,可以发现通过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配合医生的治疗,疾病可以处于较长的稳定期。

确诊糖尿病20年,我是如何跟糖尿病做“朋友”

对抗糖尿病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按时复诊。我们可以常常听到医生和我们说:“你要控制自己的饮食,不要熬夜,要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其实,对于很多病友来说,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糖尿病患者需要十分注意自己的饮食,在饮食控制方面:要少吃多餐,少吃精粮,粗细粮搭配,在保证每天最基本的热量摄入前提下,合理全面的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来补充自身营养所需。美食当前,要控制自己的嘴巴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好吃的食物对血糖控制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与饮食习惯一样需要调整的是生活习惯,“多休息,少熬夜,规律生活。”这也是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做到的。常常和糖友开玩笑说,无论是以前高中刷题,还是激发灵感,都是时间越晚,脑子越好使。没到晚上十点绝不干活,不到凌晨1点绝不上床睡觉。不规律的作息影响身体的健康,克服自己晚睡的坏习惯虽难,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所以,我们要做听话的患者。

03

在对抗糖尿病的路上,我们的主治医生、护士团队一直不离不弃。在病房,有时会听到医护人员哄着年纪不大的糖友说:“你要听话,才能够快点好起来。”这句话听起来更像是大姐姐在哄着小朋友。那一刻,我觉得医生不仅仅是医生,更像是我们的朋友。

确诊糖尿病20年,我是如何跟糖尿病做“朋友”

而我们的父母,更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们;我们的糖友,正在无私地帮助其他糖友。所以,你还觉得我们是一个人在战斗吗?


在5年前第一次线下糖友聚会上,我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糖友,大家团结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经验。在微信群里,当糖友提出自己的困惑时,无论是用药的经验,还是内心的担忧失落,许多糖友都会积极的帮助解答。


糖尿病确实能让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当你觉得事情很糟糕的时候,其实它并没有那么糟糕。你的抗争不是孤独的:家人、朋友、医生、护士、糖友大家都在你身边。有一位糖友说过“不要埋怨上帝没有照顾你,只是上帝忙着去照顾比你更需要的人了”。希望糖友们都能积极面对生活,虽然生活给你阴霾从而遮住阳光,但我们可以成为小太阳照亮自己的前方。

大糖医是一个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目前已聚集了25000+公立医院专业内分泌医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关注大糖医微信公众号,或在苹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载“大糖医”,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获得医生专业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都会   血糖   糖尿病患者   听话   饮食习惯   护士   敌人   公众   年纪   事情   疾病   饮食   医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