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我国约有1.3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1.6%,位居世界第一。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种以上,是并发症最多的疾病之一,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真正“杀手”。在您还没有注意到它们时,它们可能已经悄然出现了,就像一个个隐形的“杀手”潜伏在您的身旁,伺机危害您的健康。它们可以累及患者全身的各个方面,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肉体到精神,无一能够幸免。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寿命相对于普通人来说平均会减少5-10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所引起的终末期肾病在各种原因所致的尿毒症中占第一位;

糖尿病引起的下肢血管病变是西方国家非创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

与非糖尿病者比较,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病死率增加了2.5倍,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2-5倍,脑血管病(脑血栓、脑出血等)发生率增加了2-4倍,白内障发生率增加了5-10倍;

糖尿病患者易合并皮肤、关节、牙周病变;由于抵抗力低,糖尿病患者常常伴发肺结核、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糖尿病妊娠易出现妊娠并发症和胎儿畸形,母亲和胎儿的病死率也比非糖尿病人高。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我们要“见微知著”,预见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读懂身体发出的信号,早发现,早治疗。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01

眼部病变信号

初期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睑炎、眼外肌麻痹、复视、上睑下垂等多种眼部不适症状。糖尿病史较长的患者容易出现眼部微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视网膜病、白内障等多种眼部并发症,导致视力减退,如不及时控制,极易导致失明。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02

心脑血管病变信号

心脑血管病变具体表现有发作性头晕头痛、胸闷憋气、活动后心慌、出汗、胸痛、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口角歪斜、偏侧肢体功能障碍、间歇性跛行、痉挛性疼痛等症状。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异常,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03

口腔病变信号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血糖波动增大,骨质疏松风险增高,口腔就容易感染炎症,出现牙龈萎缩、红肿流血、牙齿松动脱落、牙槽骨质疏松等症状。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04

皮肤病变信号

最常见症状有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奇痒、反复出现毛囊炎、皮肤溃疡、红斑和皮肤破损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坏疽,如足部坏疽,先脚部皮肤发凉且苍白,不久后变为暗紫,最后足部组织坏死。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05

肾病变信号

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为尿液泡沫增多、夜尿增加、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蛋白、血压升高、水肿、贫血等。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06

神经病变信号

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疼痛、麻木、肌萎缩瘫痪、胃轻瘫、腹泻、便秘、胆囊炎等。

留心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警惕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虽然可怕,但是您无须过分恐惧,它们都是可防可控的。对于患者来说,了解和认识糖尿病背后潜藏的隐患,做好预防工作至关重要。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第一道防线,不是医生而是患者自己。要想从根本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必须全民总动员,包括糖尿病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人士,大家要充分认识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1、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饮食对于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做到合理搭配,均衡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定时定量用餐。多吃杂粮谷物,少吃肉类,多吃果蔬,少吃快餐。生活作息规律,不熬夜、不抽烟、不喝酒。

2、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适当运动对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好处,能有效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运动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量力而为,以不疲劳为度,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进行。推荐选择强度适中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健身操、太极拳等。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眼睛、口腔、皮肤等卫生清洁。不过度用眼,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防止口臭、口垢;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穿舒适的衣服,鞋子。预防各种并发症感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心理预防。患者得了糖尿病后,心理压力大,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导致病情恶化。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疾病的危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及时释放压力,调整情绪,充分享受生活。

5、定期体检。患者不仅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注意定期去医院进行全面体检,预防并发症出现,早期进行调整和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并发症   糖尿病   坏疽   信号   视网膜   发生率   白内障   眼睑   血糖   眼部   糖尿病患者   症状   口腔   患者   皮肤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