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少年时——参观盲人工厂

上小学时,除了参加学工劳动,学校还经常组织我们到工厂参观。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参观一家盲人工厂。

这家工厂离我们学校很远,因此学校专门包了一辆公共汽车,拉上我们这些学生前往。在车上,大家都很好奇地猜想,纷纷议论:一群盲人能干什么活?怎么干活?在工厂里的生活是怎样的?等等。

汽车大约开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盲人工厂门前。只见厂门边上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重光五金厂”,大家一下就明白了,这个厂名的意思是让盲人们“重见光明”。

排好队走进厂里,发现这个工厂与其他工厂大不一样,厂内非常安静、整洁,各种东西摆放得井然有序,偶尔见到一个盲人手拿马竿沿着厂内的小马路的边上慢慢地走着。到了工厂的办公楼前,一个厂里的干部(不是盲人)热情地跟我们的老师打招呼,原来老师已经事先前来联系过,所以和这个干部认识。这时老师让我们重新整队,立正站好后听这位干部给我们介绍工厂的情况。

听这个干部介绍说,这家工厂属于福利工厂,规模不算很大,近八成都是盲人,主要进行五金件的装配工作,厂里还有有不少职工是盲人夫妻。

简单地介绍之后,这个干部就领着我们到了一个车间,迎候在车间门口的是一位中年盲人师傅,他手拿马竿,很热情地向我们连声说着“欢迎”,然后领着我们参观车间里盲人师傅的劳动。

这个车间里只有一两个明眼人,其余都是盲人。明眼人主要负责运输等盲人不便从事的工作,其余的盲人都安静地坐在各自的工位上,手工装配着零件。他们每人面前都摆放着几个盒子,每个盒子中装着一种零件,他们能够很准确地依次取出各种零件,然后装配在一起,整个工作过程几乎一点声音都没有。我突然意识到,这种安静大概是盲人工厂特有的,因为盲人看不见,所以对声音非常敏感。曾经听过一个盲人说,马竿是盲人的眼睛,盲人走路时手里拿着马竿探路,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听马竿碰到异物时的声音判断路上的障碍。这样看来,这个工厂全厂都这么安静与工人都是盲人有关。另外,厂里物品摆放得十分整齐,可能也是便于盲人在厂内行走不至于碰到。

走进这样的车间,连我们这些孩子也受到工人们的感染,自觉地屏住呼吸,不发出一点声响,防止影响工人们操作。不知不觉间,午饭的时间到了,车间里的两个明眼人用小车给工人们送来他们从家里带来由厂里统一加热的饭菜。吃饭的时候,他们也不大出声音,都吃得很快。饭后,几个工人专门给我们这些小学生表演文艺节目,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盲人拉手风琴,另外两个人唱歌。早就听说盲人的音乐天赋都不错,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演出结束后,我们这帮孩子叽叽嚓嚓地围在几个盲人师傅身边问这问那,我就问刚才拉手风琴的师傅他是怎样学会拉这首歌的?他告诉我说,有歌谱呀!说着从身后取出一本厚厚的硬纸做成的书,上面都是凸点的盲文。他告诉我们,这就是歌谱,他们拉琴、唱歌都是用手摸一段谱子,然后在琴上试着拉一段,熟能生巧,很快就能拉得非常流利了。

转眼40多年过去了,这个厂子仍然存在,但早已不再是盲人工厂。但有一次我故地重游,来到这家工厂附近,发现这周围还是有不少上了岁数的盲人,我估计这些人应当是当年这家工厂的退休职工。

追忆少年时——参观盲人工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盲人   工厂   歌谱   明眼人   风琴   厂里   年时   零件   车间   师傅   安静   声音   干部   老师   学校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