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涯——《观天看物识天气》

1973年,广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观天看物识天气》,当即就让父母给我买了一本。

因为已经有诸如《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打下的基础知识底子,因此再读这本书其实是非常轻松的。而且,因为这本书的前半部分都是彩色的云相图,所以更便于在平常的生活中对着书上的云相观察天空,并且尝试着验证书中的内容正确与否。

这本书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天气谚语入手,介绍简单的天气预报知识。上半册是彩印的“观天”,主要是逐一识别和分析各种云的样子,介绍这些云的名称以及演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给读者如何通过“观天”进行气象预报。下半册是黑白的图画,主要是介绍如何通过“看物”发现天气变化的端倪,从而有效地预报天气。

比如说,这本书的一开篇的第一篇小文章就是介绍一句谚语:“馒头云在天脚边,晴天无雨日又煎”,讲得是淡积云的样子以及这种云在后续发展中会逐渐消散,最后是一个烈日高照的大晴天。此外还有什么“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天上云城堡,大雨快来到”之类的谚语。再比如,在后半册“看物”部分中,有一句谚语说:“雨后鹧鸪叫,天气转晴好”,也是分析小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和反应。

这本书由于是广西出版的,所以有不少谚语具有浓厚的广西地方特色,比如有一句谚语说:“西北天开锁,天气转晴好”,这句就是根据广西的地形特点写出的。离开了广西,这句谚语就失效。(我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奇怪,怎么这谚语词汇如此贫乏,净是“天气转晴好”这样的语言,直到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是本来谚语就是这样,还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谚语。)

当年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长的最大的本事就是,我确实经常能够运用这本书的知识,通过观天看物,比较准确地预测天气。比如有一次,我和同学一道早晨出门,临出门时不经意看了一眼天上的云,立即跑回去拿了一把伞,同学都觉得奇怪,因为当时阳光普照,认为我多此一举,但到了下午天气骤变,大雨如注,众人都说我有先见之明,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不过就是比他们多读了一本书,仅此而已。

说到这本书,不能不说一个笑话。那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天我在晚报上读到了一篇文章,作者说自己平时非常注意观察,通过日常观察总结出来很多实用的气象知识blabla……,然后就举了好几个他总结出来的气象谚语。我一看就乐了,这是欺负山东没人看过广西的书还是怎么回事?这些谚语无一例外,全是来自这本《观天看物识天气》,连其中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谚语都一字不差地搬了上来。

今天想来,不由得感叹,这也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要是换到互联网这么发达的现在,这种牛皮大王早就被人揭穿了。

我的读书生涯——《观天看物识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大雨如注   积云   相图   天气   地方特色   广西   谚语   晴天   气象   天上   生涯   奇怪   样子   同学   作者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