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压升高一定是青光眼吗?

眼压是眼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壁的压力,正常范围为10-21mmHg。眼压升高是青光眼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高眼压并不等同于青光眼,眼压高而不合并青光眼称为高眼压症。

高眼压症特指仅眼压高于21 mmHg,而无青光眼性损伤表现,排除眼压测量误差、对眼压值产生影响的眼部或全身疾病、视神经结构及功能正常、房角开放的一类疾病。测量眼压应以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得值作为参考标准。

高眼压症发展为青光眼存在一系列危险因素。角膜偏厚、眼压中等升高者,用角膜厚度值对眼压值进行校正后,实际眼压值可能在正常范围内,进展为青光眼的概率很低。部分已存在潜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但视野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者,可能在5年内出现明确的青光眼视功能损伤。角膜薄而眼压值较高者发展为青光眼的概率较大。无症状的高眼压症多见于健康体检或验光配镜时偶然发现。

尽管降眼压治疗能够降低高眼压症进展为青光眼的风险,但长期降眼压治疗会对患者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过度治疗也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依据对视功能损伤可能性的评估,眼压超过24 mmHg一般采取密切观察或药物治疗,监测项目包括与眼压、视盘、黄斑、视神经纤维层及视野有关的检查。

眼压升高一定是青光眼吗?

眼压升高一定是青光眼吗?

尽管高眼压症进展为青光眼的危险因素众多,降眼压治疗仍是唯一确定有效的干预措施。将眼压降低至24 mmHg一下,并比基线降低20%以上,可显著降低青光眼的发生率,延缓青光眼病情的进展。

前列腺素类药物是高眼压症治疗的一线用药。除了考虑安全性、可耐受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外,还符合局部用药的特殊要求,即与全身用药不抵触、依从性和持续性。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也可作为高眼压症的初始治疗方法,以眼压较基线水平下降至少20%作为治疗目标。

青少年高眼压症的诊断及治疗应当谨慎。部分儿童及青少年的眼压常出现波动,尤其10岁以上年龄段者,表现为一段时期内眼压测量值反复偏高,常超过30mmHg,甚至非接触眼压测量值达到40mmHg以上,但并不影响视力且无自觉不适,也不合并其他眼部异常体征。要经过长期多次随访、多次重复检查、结合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形态和视功能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

随着研究的进展、监测技术的日益提高,高眼压症的诊断、治疗、随访监测流程也在不断完善。针对高眼压症,应采取个性化预防性治疗,以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眼压   青光眼   基线   视神经   角膜   眼部   厚度   概率   损伤   测量   进展   危险   因素   疾病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