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肿瘤。自2000年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整体有下降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部分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仍较高。肿瘤能否及时治愈?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



近日,我院胃镜室韦斌主任在做肠镜时发现了1例早期结直肠癌,并及时对患者实施了内镜肿瘤黏膜下剥离术(ESD)。

患者,男,66岁,以“结肠多发息肉治疗术后2年余,再次复查”入住我院,患者既往有结肠癌家族史。结肠镜检查发现距离肛门口约3-6cm可见一大小约3.1x2.6cm结节样隆起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M)。采用放大内镜仔细观察,大多呈 Pit IVv+IVb腺管结构,结节凹陷区域部分腺管结构不规则, 靶向活检病理提示绒毛状管状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相关检查包括下腹部CT强化未见明显转移灶证据。综合分析患者属于早期的结肠癌患者。因病灶边缘距离肛门口很近,如果想切除病灶同时又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那么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首选治疗方案。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有局灶癌变,并突破黏膜肌、累及脉管的可能。与家属充分沟通告知后,首先行内镜下ESD术,根据整块切除病理结果再决定进一步治疗措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一项先进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消化道早期癌的技术,早期肿瘤病灶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外科手术的痛苦。ESD技术创伤小、治疗成本低。术后临床和病理医生还可进行”治愈性切除”判断。


【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肿瘤距离肛门口3-6cm 放大内镜下IVv+IVb腺管


【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直肠倒镜剥离切除肿瘤 固定完整切除的肿瘤标本


该病例术后组织病理切片镜下显示大部分区域为绒毛管状腺瘤样改变,局部发生癌变但未突破黏膜肌层,黏膜侧切缘及基底切缘均未见癌组织。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变深度及脉管是否有侵犯可能,我院病理科阎艳主任又对该病例加做了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Desmin、D2-40、CD34、P53、Ki67、微卫星不稳定相关项目等。



【硬实力】不畏浮云遮望眼——从1例早期直肠癌的诊治谈起



HE染色显示肿瘤完整切除,粘膜内局部发生癌变,免疫组化染色Desmin显示肿瘤细胞未突破黏膜肌。

据统计结肠腺瘤癌变与腺瘤的组织学类型、腺瘤的异型增生的程度、以及腺瘤的大小都有一定关系,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腺瘤随着体积增大,癌变率也会增加,当腺瘤体积小于1cm时,癌变率为0.3-1.3%,当腺瘤体积大于2cm时,癌变率可达6.8-46%。腺瘤不典型增生程度越重,发生癌变的几率越大。

韦斌主任提醒大家:结直肠癌的病因复杂多样,我国部分地区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步增高,往往也与当地人们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等相关。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少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水果蔬菜。另外长期便秘也容易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生。对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患者,应常规内镜检查和术后定期随访。

我们广大医务人员应该大力宣传防癌内容,进一步提高广大百姓的防癌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绒毛状   腺瘤   管状   结肠   直肠癌   病灶   黏膜   肛门   发病率   术后   病理   浮云   我院   肿瘤   体积   患者   实力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