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当人民生活的物质水平提高,温饱不再是困扰着生活的首要问题,“健康”一词便渐渐将人们的视线牢牢吸住。


当养生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重点,也成为了商家们牟取利益的卖点,就出现了很多吹嘘产品和炒热某种养生概念等诸多现象,让市场沸腾,也让市场混乱。

说起养生,人们首先想起的便是枸杞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人们在汤里放枸杞,在茶中也泡上枸杞。更有甚者,喜欢喝酒的人,在酒中也撒上了枸杞;而那些喜欢喝可乐的年轻人,也在可乐中搭配上枸杞。这样将“养生与不养生”的食物搭配起来,在玩梗的同时,还能给人以心理安慰。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而笔者本文要讲的主角,正是曾经被炒作到一斤上千元,堪称“黑金”的黑枸杞,与它才出现时的风光相比,黑枸杞如今已经跌落神坛,甚至还传出了黑枸杞含有色素的传闻,让很多人不敢再吃。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黑枸杞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当初又能被炒到那么贵?

其实黑枸杞并非这种植物的本命,它本来叫做黑果枸杞,它和枸杞同样都属于多棘刺灌木,除了颜色和营养成分的差异之外,二者的外表几乎别无二致。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很多人以为,黑枸杞能“一夜爆红”一定会有很多历史底蕴,而现实却恰恰相反,黑枸杞在各个古籍中鲜有出现,远不及红枸杞来得知名。

唯一记录了黑枸杞的记载,是一本名为《维吾尔药志》的典籍。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即便是在维医中,黑枸杞依然是不常用的维药,上面仅仅记载了“单药治牙龈炎、尿道结石等病”,或许是因为黑枸杞本身产地偏远,产量也稀少,才导致了它一直“默默无闻”。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之前一直流传着它是藏药中的“旁玛”的说法,其实也是误传,藏药中并没有有关于黑枸杞的记载。

既然如此,黑枸杞又是凭借什么“一夜爆红”的呢?


一切都是有心人的伏笔。首先,先是有关于黑枸杞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那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直到“柴达木草场的疯狂盗采事件”,将舆论的星火彻底点燃。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借着舆论的东风,商家们直接“顺势而炒”,再加上彼时驯化黑枸杞植株的人生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市场上供不应求,让黑枸杞一跃成为“黑金”,价格一度涨到每公斤数千元


在这段时间,无数有关黑枸杞的“奇闻轶事”都一一被商家们挖了出来,不过这些都已被后来的人们正名,几乎都是子虚乌有,或者是将红枸杞的故事“移花接木”。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而所谓的物以稀为贵,也更是讽刺,有资料验证,在黑枸杞知名度飙升之际,人们便迅速将其驯化了,而后的种植风潮,更是让黑枸杞的产量大大增高。也正是这些猛涨的产量,让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场面逐渐缓和,价格也回落到了正常的水平。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黑枸杞的走红,说白了,就是商家们利用信息差和黑枸杞的稀有,再凭借“花青素”概念的热度“乘风而起”,当时黑枸杞正站在风口上,又怎么会“飞”不起来。


其实,黑枸杞与红枸杞,在营养价值上最大的差别便是“花青素”了,黑枸杞中的花青素含量,是已发现物种中含量最高的,被称为“花青素之王”,这也是它颜色呈现出紫黑色的原因,并非坊间流传的那般,说是色素所致。


虽然“黑金”之名黑枸杞“德不配位”,但是其保健作用也并非空穴来风

大家根据自身需要,理性购买即可。

曾被炒作一斤上千元,人称“黑金”,现跌落神坛,很多人不敢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黑金   柴达木   维吾尔   棘刺   花青素   物以稀为贵   神坛   枸杞   供不应求   色素   人称   舆论   藏药   可乐   产量   商家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