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思枯竭谁之过?

才思枯竭谁之过?

思维在流失

经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说年龄过了三十,便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没有了之前的才思敏捷和灵感如潮。这不由让我想到了老祖宗黄帝所讲的古人"年过半百而衰"的凄悲情形,现代之人,年过三十,便开始出现身体健康的问题,甚至才思枯竭,究竟是谁之过呢?

才思枯竭谁之过?

黄帝内经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黄帝感叹古人过早衰老的原因有二,一是周围环境的变化,二是人自身调养的失当。从周围环境变化的角度讲,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如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怒喜思悲恐惊七情及饮食劳倦所伤;而从自身调养的角度看,主要是缺乏调身、调息和调神的中医导引术锻炼。周围环境是外、人自身调养是内,这种内外调养的失衡和失当,导致了人体健康问题的出现。人体健康问题纷繁复杂,就思维能力下降、才思枯竭方面而言,主要是人体的脾胃系统出现了问题。

中医学中讲"五脏藏五神",其中脾脏藏的是"意",主的情绪是"思",所以《黄帝内经》中讲"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由此可见脾脏与我们的思维能力有关。在《伤寒论》的阳明篇中讲,阳明胃经疾患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谵语",即反反复复的说一些事情、唠唠叨叨、埋怨质疑、毫无逻辑。假如我们的胃腑健康,出现的就不是反复多言,则是众多的思想火花。通过《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我们知道人体的脾胃功能,与思维能力和灵感密切相关,所以才思枯竭,正是脾胃功能失常的一种表现形式。

才思枯竭谁之过?

易筋经

明白了主要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整治疗措施。首先是治疗才思枯竭的原则,即强健脾胃,而后世具体的方法,则可以从中医的六种技能(针、灸、砭、食、导引按跷)中合理选择。从中医导引术的角度讲,我们要从胃、脾、心包、小肠来调理及治疗。具体来说,我们使用少林易筋中的"饿虎扑"食练胃经、使用易筋经中的"掉尾式"锻炼脾经、使用"倒拽九牛尾"来锻炼心包经、使用"横担降魔杵"来锻炼小肠经。这四种方法,加之少林武八段锦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具有合一之妙,用来调整人体脾胃之功能,从而恢复我们的思维能力和灵感能力,才思逐渐敏捷。

才思枯竭谁之过?

小米未必养胃

脾胃疾病,尤其是要注意健康的饮食。一是不能单独服用小米粥及玉米糁粥;二是不能吃饺子、烩面、拉面之类的未发酵事物;三是避免进食豆腐乳、咸菜、豆糁等刺激性食物。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持胃部不受到侵害,避免脾胃劳损的出现。

才思枯竭,脾胃之过。所以想拥有一个好的思维能力和灵感能力,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脾胃、锻炼好自己的脾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才思   黄帝内经   谵语   伤寒论   心包   脾脏   失当   小肠   脾胃   黄帝   古人   灵感   中医   人体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