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味中药之芩、连

黄芩与黄连,是临床中经常用到的清热药物,中医界公认黄芩善于清上焦之热,黄连善于清中焦之热。然而临床中究竟如何区别使用黄芩和黄连呢?我们不妨一同进行探讨。

异味中药之芩、连

中药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顾名思义是以根入药,是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黄芩能够清热,其性味苦寒,归心、胆,肺、大肠经,所以被称为少阳之药。黄芩具有的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其中的止血安胎,可以简单理解为清热泻火的附带治疗。

异味中药之芩、连

中药黄连

黄连别名川连,亦是以根入药,因其根状茎“形如连珠而色黄”得名。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胆,脾、胃经,被称之为太阴经之药,故有“黄连泻心实泻脾”的说法。黄芩的功效亦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最为苦涩,所以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之谚语。

异味中药之芩、连

腹痛用黄连

黄芩与黄连同为植物的根入药,性味苦寒,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原因在于二者皆起于少阳、落于阳明;不同之处是黄芩走手阳明大肠经,调上,而黄连走足阳明胃经,调中。大肠通于肝,肝主藏血及疏泄调节,所以黄芩有止血、安胎之功。胃脾受寒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所以黄连有治疗腹痛之功效,故书中讲腹泻加腹痛,选黄连而不选黄芩。

通俗来讲,黄芩偏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而黄连偏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黄芩+黄连,可以兼调太阳与阳明体系,共治太阳及阳明合病,现代医学的胃肠型感冒,就是其治疗的病种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根状茎   中医界   中药   中焦   燥湿   安胎   黄芩   归心   苦寒   黄连   别名   异味   功效   善于   系统疾病   植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