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缺了中药,体强而无魂魄

导读: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已经风风火火搞了数年,然而现在却有些后劲乏力,尤其是在对中医发展的推动及促进方面,究其原因,乃是很多技术,不能承载起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如何搞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达到以技术弘扬理论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作为重要技术的中药体系,该如何纳入适宜技术推广体系,更是一个难题,需要用智慧去破解。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缺了中药,体强而无魂魄

中医适宜技术 针灸推拿不是唯一

提到中医适宜技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针灸、推拿和中医外治(刮痧、蜡疗、蜂疗等),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中药也是中医适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之初,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尤其是乡村医生,大家都热情高涨,场场爆满,然而到了后来,在管吃管住的情况下,学习者也不多了,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对象,主要是乡村医生,对正规医院序列的中医医生,吸引度低,失去了很大的一个学习群体。原因是医院科室分类较细致,很少有医师主动愿意去学习针灸、推拿、刮痧、蜡疗等技术,并在临床中使用。

二是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其学习使用效果。记得有一次参加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活动,一个老师在讲“点穴技术在急救中的使用”,但是我知道这位老师从未使用过这样的技术,也从未在急诊科室工作过。自己没有用过、也不知道效果的技术,怎么能够堂而皇之的进行推广呢?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三是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的理论根基,不够牢靠、不够连续。很多参加适宜技术推广的乡村医生,目的就是要学习几个绝招,能够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样的技术会有一些,但是很少,并且是秘而不传的,绝大部分的技术,还是需要一定的基础中医理论支撑,变化使用。这种简便快捷的小技术推广模式,与中医理论有脱节的趋势,更难做到技术推广的理论连续性,是个一锤子的买卖,几次下去,学习人员流失很快。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缺了中药,体强而无魂魄

无中药 难中医

中医的六大技术,针、灸、砭石、中药、导引、按跷,每一个都很重要,但如果要挑出一个最具代表性、最能承载中医理论体系的技术,那么非中药莫属,所以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离开了中药,有点太急功近利的意味。当然,中药未能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占据重要席位,还与中药治疗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有关。

一是中药的经典方剂、有效经验方、偏方很多,但是我们现在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去分清哪些方剂是真正的、最为有效的,且专病专用的?况且专病专方,触动了一部分中医专家的敏感神经,会引来无谓的争论和攻击。
二是目前的中药方剂体系,缺乏一个系统化的中医理论体系,把方剂体系和疾病体系精准对接,这导致了方剂体系未能被系统建立起来,所以很难做到持续、连续性的内涵推广。

三是目前的中药材市场,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有效的质量评价和监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方剂中药物剂量的标准化,使其疗效和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缺了中药,体强而无魂魄

六经三十六方 从而放弃探索及努力

尽管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但是智慧及坚韧的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努力,一代代医者,在进行着不断的探索及努力,而仲景“六经三十六方”体系,就是周医生在这条路上的一次探索,或许路很难走,但是要坚持下去。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技术推广   适宜   蜡疗   中药   中医   目的   方剂   连续性   魂魄   针灸   乡村   体系   医生   努力   原因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