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火旺,容易口苦头痛,怎么使用龙胆泻肝汤?

导读:龙胆泻肝汤,是中医临床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个方剂,虽然方剂名称里有“泻肝”一词,但该方剂最为核心的功效其实是泻胆。临床中,我们究竟该如何来认识龙胆泻肝汤呢?不妨看一下本篇文章。


肝胆火旺,容易口苦头痛,怎么使用龙胆泻肝汤?

肝胆相照 肝胆互扰

一个朋友打电话说最近一段时间心情不好,且容易上火,还有口苦头痛的症状,到药店拿药,工作人员推荐了龙胆泻肝汤,问我这个药是否适合他使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来认识一下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顾名思义,突出了两层意思,一是以龙胆为核心药物,二是具有泻肝的作用。在前面的知识点中,我们讲到了龙胆此药,味苦、涩,性寒,以祛胆火为主要功效,且自带调理心肾的功效,兼防止肝脏疏散太过,因此龙胆实为治疗胆系疾病之要药。肝胆互为表里,在功能上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病理上有相互干扰的作用,因此龙胆泻肝汤,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调胆为核心,调肝为辅助,所在在周医生的“六经三十六方”系统中,被归属于胆经之方剂。

肝胆火旺,容易口苦头痛,怎么使用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不妨寻找一下!

龙胆泻肝汤,该方剂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当归、生地、甘草十位药物组成,其主治有两个方面,一是治疗胆火上炎症,如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二是治疗肝经湿热,如阴肿、阴痒、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

历代以来,虽然有不同的医家解读龙胆泻肝汤的药物功效及组合方式,但是都没有原作者讲的到位,《医方集解》中讲:“此厥阴、少阳之药也”,点出了该方剂的主要作用方向,一是厥阴肝经,二是少阳胆经、三焦经。《医方集解》接着讲“龙胆泻厥阴之热,柴胡平少阳之热,黄芩、栀子清肺与三焦之热以佐之,泽泻泻肾经之湿,木通、车前子泻小肠、膀胱之湿以佐之”,同时当归、生地养血以补肝,防止阴伤及苦寒伤中,甘草调和诸药。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龙胆泻肝汤,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明白其以“胆”为核心的治疗思路。胆作为少阳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内蕴相火,同时又兼有君火的性质,因此火热为胆的重要病理核心。

肝胆为表里,因此火热容易与肝风相互为患,从而走人体上部。因此除了胆火除了出现口苦、胁痛,还会出现头目胀痛、耳肿耳聋。

胆与三焦同属于少阳经系统,因此二者在功能上会相互影响,导致三焦的水湿代谢出现问题,并可能继发出现小肠湿热。因此会出现湿热侵袭下焦的情况,出现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等情况。但是这里面需要明确的一点,胆火为病情变化的起始点,与单纯的下焦湿热不同。

第二,要明白药物配伍的方位合理性。龙胆泻肝汤的十味药物,龙胆祛胆火,并辐射出肝、心(小肠)、肾(三焦)三个方向。

黄芩、栀子,强化龙胆在心、小肠方向的火邪,增强祛火功能;

泽泻、木通、车前子疗胆在肾、三焦方向的湿邪,以提高方剂整体功能;

柴胡调节胆、三焦之间的枢机关系;

当归、生地养肝阴,从而熄肝风,防止胆热与肝风相互为患;

甘草调和诸药,且可以补中,防止苦寒之药对脾胃的损伤,因此量根据病人情况调整。

至于药物的加减变化,则根据胆为核心,心(小肠)、肾(三焦)、肝三个方向的辐射的原则进行,治疗就会比较有效,也才能成为一个较好的中医医生。

肝胆火旺,容易口苦头痛,怎么使用龙胆泻肝汤?

关于龙胆泻肝汤的知识,你掌握了吗?胆为核心三辐射,心火、肾湿与肝风,是我们需要记忆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龙胆   车前子   木通   泽泻   医方   黄芩   柴胡   生地   方剂   栀子   小肠   湿热   当归   肝胆   头痛   药物   方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