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革新、导引整合,时不我待

导读:时势造英雄,英雄必不同。当前的抗疫形势、国际形势,需要中医的崛起,需要中医开启传统文化这个宝库,从而为人民健康,为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加油助力,甚至成为主旋律。中医,要完成这个使命,必须革新,并且必须进行核心技术,即导引术的整合。本篇文章,带你真正的认识中医及中医导引术,以及如何完成中医的逆袭。


中医革新、导引整合,时不我待

中医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中医发展的困境-痴迷与混乱!

传统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当中,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愈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然而说到中医药的发展,目前仍是前途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普通民众,包括一部分专业中医人士,对于中医的态度是痴迷,而不是科学发展。这部分人群认为,中医就应该是阴阳五行,就应该是传统师承,就不应该走大学教育,也不会有创新性的发展,更不可能与西医结合发展。

在与中医痴迷人士的交流中,你说中医某些地方不科学,他说中医是最完美的;你说中医某些地方可以创新改进,他说中医是最完美的;你说中医与西医可以结合,他说中医是最完美的。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和你正面交锋,也不正面回答你的问题,加之恽铁樵大师的“五脏虚化论”,使中医痴迷人士站在了辩论的不败之地,但同时也失去了对外交流的各种机遇。

中医痴迷人士,专注于经典,专注于中医传承,本非错事,但是面对目前严峻的中医发展形势,就变得不合时宜,因为中医必须摆脱蜗牛般行走的步子,进行革新,从而插上翅膀,快速前进。

第二,中医目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是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而不是一统的状态。如果我们把中医行业内的大咖、民间医生,召集到一起开会,讨论中医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诊疗体系,大家恐怕要吵架,为何?因为几千年来,中医的理论体系,一直是没有得到统一,这样一个没有统一性的理论体系,造就了目前中医的混乱状态。中医理论体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造就了用药,甚至针灸等技术使用的多变性,从而带来疗效的不确定性。

中医革新、导引整合,时不我待

中医发展 携手共进

中医发展的出路-革新与整合!

中医要摆脱目前蜗牛般发展的速度,就必须进行革新。所谓的革新,其实就是中医人要放弃各自的成见,潜下心来,仔细梳理中医的脉络,挖掘古人的真意,找寻中医的实质,从而确定中医正确的诊疗体系。当然,在这个革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于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医学固有的、确定性的知识体系和技术手段,来不断矫正中医的发展方向,从而完成中西医的结合,形成新的医学模式和体系。而这种革新性的中医,在完成和西医的结合与对接之后,本身就具备了对外交流的根基,可以很好的向世界推广。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必须走向世界,这是目前国际形势的总体趋势。随着我们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很多外国人期待了解我们、接触我们,学习我们优秀的东西。我们优秀的东西是什么?是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科学化发展。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座大宝库,但是钥匙已经不多了,中医是目前最为好用的一把钥匙,所以中医需要自我整合,用合适的手段,承载传统文化,并进行对外交流及推广,以此让世界了解和喜欢中国。技术的交往,是没有国界的,而中医的技术体系中,最为核心、且具有对外交往便利性的,就是中医的运动性疗法,即中医导引术。

印度靠瑜伽风靡全球,比瑜伽更为好的中医导引术,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为什么没有走出去呢?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对中医导引术进行整合,加之七八十年代气功对于导引术的毁灭性冲击,使中医导引术后续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及推广。未来中医理论体系的革新,必将带来导引术的兴起,所以中医导引术的整合,势在必行。

中医革新、导引整合,时不我待

仲景“穿凿会通”新理论体系

科技在发展,世界在融合,而民族核心文化是必备竞争力。

所以中医到了必须革新、必须整合的时候了,无论大家愿不愿意,都必须如此做,这是个人不可抵挡的时代洪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医   时不我待   对外交流   西医   不确定性   中医药   瑜伽   传统文化   蜗牛   国际形势   混乱   人士   体系   民族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