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快速正确学好中医,为什么需要读《辅行诀》?

导读:《辅行诀》,全称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该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受到中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研究理解《伤寒论》的捷径,同时也是揭开中医奥秘的关键所在。《辅行诀》一书,究竟具有哪些特点?我们从该书的“一古三新”说起。


辅行诀一古:最古老!

想快速正确学好中医,为什么需要读《辅行诀》?

现世不易 医者珍惜

《辅行诀》一书的出现,是一种偶然,其传承,更是一种机缘,这是一种跨时代的中医延续。

1900年,守护敦煌莫高窟的王道士,无意之间发现了藏经洞,洞中有各种典籍文物5万余件,之后法国人取走少部分,其它为当时清朝运往北京保存,《辅行诀》,是王道士从法国人运送的典籍中所抽取,于1918年被河北张姓之人所购买,并传于其孙张大昌。1965年,张大昌将《辅行诀》的抄录本交给范志良先生抄录,原卷于1966年毁于文化大革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辅行诀》版本,基本为范志良先生的抄录本。

该书乃是梁代陶弘景所著,时间处于两汉与隋唐之间,正好是两汉医学的一种延续,同时也是民族混乱时代的一种医学留存,弥补了两汉至隋唐医学的空白地带。最为可贵的是,《辅行诀》成书之后,被存于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之内,一直未受到战火的损毁及各种人为篡改破坏,最能反映古代医学的本质面貌。

理论上讲,《黄帝内经》及《伤寒杂病论》早于《辅行诀》,但是这两本书都是在隋唐之后,医家收集整理成书,且不断受到各种的损坏,又不断的整理传承,所以内容有部分失真及错漏之处,甚至被怀疑加入了后世医家的观点。因此,讲《辅行诀》是中医最古老的诊疗书籍,并不为过。

想快速正确学好中医,为什么需要读《辅行诀》?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变迁

辅行诀第一新:方剂新!

《辅行诀》中讲成书于东汉末年的《伤寒论》,乃是据《汤液经法》而作,与《辅行诀》一书同源,故而我们可以看到,两书中均有大小青龙汤,大小泻心汤、大小泻脾汤、大小阳旦汤等药物组成相同及类似的方剂。

同时,《辅行诀》中除了青龙汤,白虎汤外,还有朱雀汤、玄武汤,这是《伤寒论》中所没有的(可能是遗失,也可能是未引用),此方剂之新,可以弥补《伤寒论》之不足,同时也给我们诊疗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

辅行诀第二新:理论新!

《辅行诀》的诊疗理论,是以人体五脏为核心,立足于五脏,确定诊疗方案及用药,如治疗心脏的大小补心汤、大小泻心汤;治疗肝脏的大小补肝汤、大小泻肝汤;治疗脾脏的大小补脾汤、大小泻脾汤等等。

《辅行诀》这种以五脏为核心的诊疗模式及理论,与现代《中医内科学》、现代西医学的诊疗模式,具有一致性,同时又可以解决了现代中医脏腑诊疗与经方对接混乱的问题。以《辅行诀》的脏腑诊疗模式为立足点,我们可以窥测到《伤寒论》脏腑+经络的联合诊疗模式。

想快速正确学好中医,为什么需要读《辅行诀》?

辅行诀药物补泻图

辅行诀第三新:构思新!

长期以来,中医理论、中药实践,二者有一种逐渐脱节的趋势,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明确中药与脏腑之间相对稳定及明确的对应关系。在《辅行诀》一书中,完整延续了汤液经对于中药的认识,指出了中药五位与脏腑的补泻关系,这种构思的延续、实践及记录,是一种新的展现。

通过《辅行诀》对于中药五味与五脏补泻关系的认识,我们可以正确理解《伤寒论》的用药成方思路,同时开辟了对于中药研究的新体系,并可以进一步观察临床实践。


《辅行诀》,作为古老传承与内容创新的一本书籍,非常值得去研究及学习,也是学好中医、用好中医的一个快捷路径,是唯一可以对《伤寒论》深度解读的一本传世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莫高窟   泻心汤   敦煌   中医   伤寒论   两汉   脏腑   方剂   成书   隋唐   中药   大小   正确   理论   快速   模式   医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