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人类文化(六)图腾文化•原始巫术•上古气功

图腾文化•原始巫术•上古气功

提起巫术,人们往往就想到巫婆、神汉,就和欺骗、迷信、道会门等等联系在一起。尤其在我国,十多年前,气功之所以为人所非难,就是气功有巫术的嫌疑。正是70年代末期以来关于气功的科学实验,摘掉了罩在气功头上的这顶迷信帽子,气功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局面。今天,我们在探讨气功科学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时,为什么又要把气功和巫术联系在一起呢?这岂非自找麻烦吗?我们的看法不是这样。理由有二:
1现代的巫婆、神汉固然骗子居多,现有的巫术也确有大量封建迷信的糟粕,但历史上的巫术作为一种历史的遗产,从气功学的观念来看,有其合理的内核。只有从气功科学的观念出发对它进行分析,揭示其合理的内核,才有可能真正扬弃其糟粕,才有可能真正廓清封建迷信的重重迷雾,划清气功、气功学、气功科学与封建迷信的界线。怕沾边而不作具体分析,这个界线将永远弄不清楚。
2从历史的高度来看,巫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古代气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这里,我们正是把它看作一项古人类的文化遗产来讨论它和气功的关系的。
图腾崇拜是原始公社时代人类文化(广义而言)生活的主要内容。它的兴起,不仅仅是因为原始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蒙昧无知,更重要的是维持原始人类生存的必需。对原始人类来说,群居是自身生存的必要条件。以祖宗祭祀为中心的图腾文化,正是维系公社免遭解体的必不可少的精神纽带。因此图腾文化是原始人类的共同财富。上一节中所说黄帝率熊罴貔貅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这里的熊、罴、貔、貅并非野兽,而是指以熊、罴、貔、貅为其图腾的四大部落。图腾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对以图腾为象征的部落祖宗神的祭祀,祭祀有一定的仪式,包括献祭的实物、导具、祭辞、音乐、舞蹈、一定的程式等等。仪式的内容因祭祀的目标和目的而异。而祭祀的结果(成功或失败)则决定于仪式的主持人,取决于主持人的身心修养和方法(术)。对专门主持各类祭祀仪式的人的称呼,因仪式的类别和地区而异,但统称为巫。而他所主持的仪式和实现仪式目标的方法,就统称为巫术,或原始巫术(以区别于后世以骗人为目的的巫术)。它是在原始巫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Ⅰ 巫祝之术和移精变气

按《说文解字》的说法:“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故巫术亦称巫祝之术。在远古时代,“祝”的职责是交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解除病痛,为人治病的那一类巫术又称“祝由”。显然,在原始公社时代,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成为巫的。对此,《国语·楚语下》说得很清楚,它说:

“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神明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可见,与当今所说的巫婆、神汉的概念不同,在远古时代,巫觋是具有超常智能的人。关于原始巫术的具体内容,在中国所存资料很少,从后世道教符箓一派的资料来看,巫祝之术不外礼拜、祈祷、咒语(包括诵咒和唱咒)、印诀、符箓、道具、特定的动作(舞蹈)等等。而行巫祝之术的先决条件则是巫觋本人的心身修养和功能状态。前者即《国语·楚语下》里所说的:“神不杂”、“精爽不携贰”、“齐肃衷正”等等,后者即所谓“智能上下比义”、“圣能光远宣朗”、“明能光照之”、“聪能听彻之”。而达于这种心身修养的境界,在上古是个别人的超常智能的自然呈现,但至少可以认为自黄帝以后,就是气功实践的结果了。据此,可以认为,巫术的效果从本质上来讲是施术者气功功能的体现。 
然而,另一方面,巫祝之术本身就是一种修身的方法,巫觋的巫术实践也是他们修身的外延。仪式、法器和道具可以形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有利于收束心神,由外静而达于内静,使施术者易于进入气功态。诵咒或唱咒则有三重作用:一是集中意念,“专于意,一于心”,以达“抟气如神”的高级境界;二是借助于特定的发音和特定的音律变化规律,促进人体内部气机的升降开合,并通过内部气机的强化运行与自然之气相干而起作用;三是有心理暗示—→良性的意识反馈—→强化内部的气机运行。而手印和诀法,则至少可以通过经络、穴位而起作用,改变体内的气机和气化过程,进而与自然之气相感应而作用于外部事物;仪式的动作(包括舞蹈)则可通过引动形体而和畅气血,强化施术者意念的作用。至于符箓等等,除了有助于集中意念外,还有助于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沟通、混化而取得场性效用。因而,原始巫术所造成的种种神奇的效果,“非鬼神之力也”,乃施术者(巫觋们)“精气之极也”(《管子·心术下》)。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早就把祝由治病的原理归结为四个字:“移精变气”。“移精变气”这四个字既是巫术对外部事物起作用的机理,也是巫觋们借巫术以内修自身的道理。所以,在远古时代,巫术以气功实践为本,气功借巫术而为用,故上古气功和原始巫术是统一的。二者的分离是后来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从这里可以看出,人类的超常智能的表现随着人类的发展,从简单的不自觉而呈现的原始巫舞,到原始公社时期即人类文明的萌芽时期,气功和巫术已结为一体。作为对人类文明再认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原始巫术本身也应该有一个如实的估计,以免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在这方面,我们的祖先的做法是值得效法的。大家知道,《黄帝内经》对于鬼神是持否定态度的,它公开宣称“道无鬼神,独来独往”(《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但是《黄帝内经》对于祝由之术是充分肯定的,把它和导引、行气、刺、灸、药石等,并列为医家治病的重要方法。鬼神之说是荒诞的,但因此而全盘否定巫祝之术,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决不是科学的态度,亦为智者所不取。

————《气功与人类文化》庞明 著 诚明子 辑录

欢迎读者关注诚明子老师 头条号 更多精彩继续 ;看完后请分享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们来认识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造福更多的人。多多分享,功德无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巫术   气功   黄帝内经   图腾   原始公社   神汉   原始   人类   文化   上古   祭祀   鬼神   人类文明   仪式   智能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