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希望以此系列文章结束20年来国内广泛流传的有关荔枝病的伪科普,为荔枝正名。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新闻中的“荔枝病”

20年来,每逢荔枝上市季节,网络上总会有某地发生荔枝病病例的新闻报道。

纵观这些报道,所涉及的所谓“荔枝病”病例几乎无一例外是笔者在揭秘荔枝病系列文章之一“揭秘荔枝病:荔枝中大量果糖导致的反应性低血糖?”中所介绍的“胰岛素介导的反应性低血糖”。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比如,近年来被反复引用的广州日报于2017年报道的“广州7岁男孩下午放学空腹吃20颗荔枝不久发生荔枝病,昏倒在饭桌上”的事例。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巧合”的是,2015年武汉晨报也报道过一个极其类似的案例,只不过男孩换成了女孩,下午换成了中午,故事就成了:“武汉7岁伢中午放学空腹吃20颗荔枝后不久发生荔枝病,昏倒在饭桌上”。

历数新闻中报道的“荔枝病”基本上都是这类空腹一次性吃大量荔枝后不久发生的低血糖反应;科普部分给出的解释基本上都是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导致的低血糖。

这些案例,无论真假,都显然不符合真正荔枝病“病理性低血糖”的条件。

笔者在揭秘荔枝病系列文章之四“揭秘荔枝病:荔枝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如何发生的?”一文中已经介绍过,荔枝病的发病机制已经被破解,是荔枝中含有的毒性氨基酸破坏了身体维持糖稳态的糖异生机制,导致原本属于生理性的夜间低血糖由于得不到新生葡萄糖的补充而发生血糖水平可以无限度下降的病理性低血糖

也就是说,20年来,国内媒体报道的所谓“荔枝病”几乎全都是假的,所给出的发病机制“科普”也几乎都是错误的。

国内医学文献中的“荔枝病”

新闻中的“荔枝病”是假的,医学文献中的总不会是假的吧。

还真未必。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2017年,有人在《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篇“来信”,称检索到1960-2017年间国内医学文献上全部11篇有关荔枝病的临床报道,共计包括247例荔枝病,病死率为11%。

几乎所有病例都发生在2000年之前,2000年之后仅报道了1例儿童荔枝病,诡异的是反而在2015年报道了48例成人荔枝病。

所有这些临床报道我们都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到。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有意思的,其中包括最多病例的2篇报道几乎可以肯定是作者无中生有杜撰出来的。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其中之一就是2000年发表在《广西医学》杂志上一篇题为《小儿荔枝病71例临床分析》。

此前,笔者已经专门撰文“荔枝病科普沦为每年一度的科唬狂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论证了这篇临床分析种种编造的证据或线索。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其中,有一项具有“一票否决”效力的实锤证据足以证明这篇临床分析是编造而来的,那就是论文作者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无中生有地编造了“15例查血胰岛素29.6~45.7μIU/ml(正常5.6~19.8μIU/ml)”这一完全违背基本医学原理的实验室检查数据。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血糖和血胰岛素几乎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而血糖水平的降低又会几乎抑制胰岛素几乎同步降低。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除非大量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或罕见的遗传性高胰岛素低血糖症,生理状态下血糖的降低都同步伴随着胰岛素水平的降低。

z这样,荔枝病发生后血糖可以无限制的降低,那么,胰岛素也就会出现更显著的降低,甚至完全测不出的水平,绝对不会发生荔枝病患者胰岛素异常升高的异象。

这一“反向”数据的造假足以说明没有任何一例患儿真正接受过胰岛素检测(如果有哪怕1例,作者都可以认识到她所臆想出来的发病疾病并不成立),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定,这所谓71例荔枝病根本是不存在的。

另一篇是2015年发表在《福建医药》上的《荔枝中毒48例急诊救治分析》。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且不论原本应该严谨的医学论文引用通俗读物(其中之一的作者还是佚名)的低级笑话,仅48例荔枝病全部发生在20~56岁的壮年期(平均38岁)就完全可以说明这篇文章同样是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

为什么成年人不可能发生荔枝病呢?后面会有文章做专门的的介绍。

这两篇文章就包含了247个病例中的119个,几乎占了半数。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其他的报告都发表在1970-1990年代,文章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整篇报告仅有3、400字篇幅,几乎不能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具有参考价值的仅有1976年发表在《海南卫生》上作者为“琼山县‘荔枝病’防治小组的《抢救危重“荔枝病”探讨(附22例临床报告)》,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1979年发表在《广西卫生》上的《“荔枝病”17例临床分析》,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1991年发表在《临床儿科杂志》上的《荔枝病44例临床分析》,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以及1992年发表在《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的《小儿荔枝病的诊断及防治的探讨(附10例报告)》,共包括93个病例。

其中,“44例临床分析”中的44个病例是1967-1986年20年间积累来的,“10例报告”仅说发生在1990年代,并没有介绍具体发生时间和期限。

有趣的是,《小儿荔枝病的诊断及防治的探讨(附10例报告)》一文由广西的3家机构共10名作者共同完成,其中包括编造《小儿荔枝病71例临床分析》一文的“独家作者”刘莹。

当年,10个荔枝病病例报告作者阵容就如此庞大,到了1999年一家医院在一个月内收治71例荔枝病,其中10名患儿因此死亡,论文作者却只有一人。

更为有趣的是,如此具有轰动性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当时全国各类媒体上却不见只字片语。

我国唯一一次有关荔枝病的调查

笔者在揭秘荔枝病系列文章之三“揭秘荔枝病:我国曾接近荔枝病真相,打了当下荔枝病伪科普的脸”中介绍,广东省几家医疗机构曾于196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标题为《荔枝病》的论文,几乎揭开了荔枝病发病的真相。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透过这篇发表在“中华牌”杂志上的文章我们可以得知,我国曾在1955年在海南岛(当时属于广东省的一个行署,相当于今天地级市)进行过针对后来被命名为“荔枝病”的急性脑病的小范围调查,也是迄今我国针对荔枝病进行的唯一一次有组织的调查。

根据这篇文章的“转述”,荔枝病当时在海南的发病情况是,“除1955年荔枝大丰收,病例特别多外,海南岛每年每个公社(今天的乡镇)平均各有20个病例”;“难治者平均死亡率约5.5%。”

按照这个说法,荔枝病当时在海南岛荔枝产区荔枝收获季节还是相当常见的,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然而,对于如此一种可以导致大量孩子死亡的疾病,从此以后国家为什么没有组织更大规模的调查,以至于没能最终揭开其发病的奥秘?仅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的个别作者进行了一些实验室探究(遗憾的是,研究方向出现了偏差)呢?

道理很简单,1960-70年代以后,荔枝病在我国早已非常少见,甚至像《小儿荔枝病的诊断及防治的探讨(附10例报告)》一文作者所说的那样早已“罕见”,这种疾病没有受到重视自然顺理成章。

荔枝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荔枝病在我国的发病状况做一个大致总结: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荔枝病,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揭秘荔枝病(五):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对荔枝病做进一步的总结:

荔枝病,营养不良年代发生在营养不良儿童的一种“穷病”。

从可信度较高的医学文献报告来看,荔枝病在我国仅发生在1990年代中期以前,之后就已经绝迹。因此,我们可以确定性地说,荔枝病在我国曾经只发生在营养不良的年代。

其一,那个年代,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多数儿童普遍存在营养不良;

其二,也只有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才会对像荔枝这类“好东西”“不知饥饱”地连日大量进食,并因此影响正常饮食——今天孩子们意识中还有值得连日大量吃的“好东西”吗?绝对没有!这样,在连日大量吃荔枝的日子里,这些原本营养不良的儿童,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

其三,这或许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有一定关系。在南方荔枝产区的农村,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明显滞后,直到1990年代人有的家庭存在孩子“成窝放养”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孩子才可能连日只吃荔枝而不正常进食,尤其是跳过晚餐直接入睡也不为家长所知。在计划生育生育政策落实较好的城乡,作为众星捧月的“小太阳”无论如何不可能发生连日只大量吃荔枝而不正常进食的任何可能性吧。

而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上的《荔枝病》一文中“多次試验餐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曾经发生过荔枝病的儿童,在连续3天时间每天服用相当于1.5~3公斤新鲜荔枝的荔枝汁,只要正常进食,哪怕再饥饿20小时,空腹血糖都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绝无发生荔枝病之虞。

可见,连日只进食大量荔枝,而耽误正常进食的短期营养不良也是荔枝病发生的关键之一。

这里可以简单剧透如下:荔枝病的病理性低血糖只能发生在夜间空腹低血糖基础之上。

营养不良儿童,尤其是连日大量进食荔枝,不正常吃饭的儿童,肝糖原储备显著降低,才有可能导致病理性低血糖的发生。

重要的一点是,也只有儿童,特别是幼儿,夜间睡眠才如此深沉,以至于感受不到由严重饥饿带来的心慌,大汗等明显交感神经兴奋的不良反应;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也只有儿童,特别是幼儿才没有从睡眠中醒来吃东西进行自救的能力。成年人不仅肝糖原储备足以避免夜间空腹期发生病理性低血糖的可能;同时,即使是在失眠中,他们也不可能感受不到严重的饥饿感,从而激发通过进食来自救的行为。

因此,荔枝病发生的条件是相当严苛的,能凑足所有这些条件的几乎只可能是营养不良年代营养不良的儿童。

只要以上多种“穷”条件中的一项不能凑齐,都可以避免荔枝病的发生。

因而,1990年代后,荔枝病在我国几乎绝迹,毫不足奇。

下集预告

揭秘荔枝病(六):维基上世界三大神秘疾病之一,南亚与荔枝相关的神秘脑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营养不良   荔枝   海南岛   年代   儿童   低血糖   胰岛素   产区   血糖   病例   发生   医学   报告   作者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