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有何区别?

肝胆湿热的病变在肝胆,脾胃湿热证的病变在脾胃。

肝胆湿热可出现腹胀呕恶,纳呆,但主要见肝胆疏泄失常,胆气上逆的胁肋胀痛、口苦、身目发黄、阴囊湿疹或睾丸肿胀热痛,妇女则见外阴瘙痒,带下黄臭,苔黄腻,脉弦数等症。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则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且有肢体困重,大便溏泄,泄而不爽,小便短赤不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等症。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相同点:

1、病因雷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呈现黄疸,皆为阳黄;

4、看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不同点:

1、湿热着重不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着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显明,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显著,而湿的表示相对较轻。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效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发生上述症状是由于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渎职、升降变态,致腹胀、纳呆、呕恶,因此脾胃症状相对显明。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3、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渎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湿润、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调理方向不同

脾胃湿热调理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清利湿热。

肝胆湿热 则以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

利湿不助热还是利湿清热?医生:3招区分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如何预防这两类湿热?

①、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饮酒等。

②、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为主。

③、保持良好的心情。能够有效的提高胃口和身体的消化能力。所以脾胃调理,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⑤、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温馨提醒

1)、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还有不少共同点,所以想要了解自己到底是哪一种湿热体质,需要先辨证准确再进行调理。

2)、图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未涉及具体用药)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3)、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4)、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脾胃   湿热   肝胆   横逆   肝气   显明   阴囊   黄疸   睾丸   湿疹   病因   大便   肢体   较轻   症状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