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你有没有如下症状?

头疼、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瞀闷、急躁、夜睡梦多、呃逆(俗名打嗝)、 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这是王清任《医林改错》中所列之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十九项。以上症状皆可用血府逐瘀汤调理。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血府逐瘀汤有多神奇?

一、什么是血府逐瘀汤?

方歌: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劳。

血府逐瘀汤为理血剂,出自《医林改错》,为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本方由桃红四物汤化生而来,不仅可化血之瘀滞,又可降气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可繁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症皆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二、血府逐瘀汤有什么用?

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临床用于解决心理问题(瞀闷、急躁、俗言肝气病),睡眠障碍(夜睡梦多、不眠、夜不安、小儿夜啼),其次是头痛、胸部不适(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心跳心忙),面色不华等。

三、血府逐瘀汤

组方: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川芎、桔梗、赤芍、枳壳、甘草、柴胡。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

方义:

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

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

综合本方,不仅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而又生新,合而用之,可作为通治一切气滞血瘀之方。

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因原书本方主治病证多达19种,临床表现多样化,故临证时较难掌握。辨证时要牢牢把握血府血瘀的五个方面:①疼痛痛有定处;②情志的改变;③胸中异常感觉;④发热失眠;⑤血瘀之舌脉,则辨证施治有章可循。

中医十大名方之《血府逐瘀汤》,方子虽好,非瘀血致病请勿尝试

需要注意些什么?

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非确有瘀血之证,不宜使用。

孕妇忌用。

凝血功能障碍、口服抗凝剂患者慎用。


※重要提示:

1、图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切勿自行配药,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2、图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3、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枳壳   赤芍   牛膝   内阻   肝气   瘀血   川芎   胸痛   桃仁   柴胡   活血化瘀   方子   桔梗   急躁   胸中   红花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