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叶天士

金 失血有年。阴气久伤。复遭忧悲悒郁。阳挟内风大冒。血舍自空。气乘于左。口喎肢麻。舌喑无声。足痿不耐行走。明明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议以河间法。熟地(四两) 牛膝(一两半) 萸肉(二两) 远志(一两半炒黑) 杞子(二两) 菊花(二两炒)五味(一两半) 川斛(二两四钱) 茯神(二两) 淡苁蓉干(一两二钱)加蜜丸。服四钱。

徐评:近日耳食之人必用此方作煎剂矣,大误。

详解:

词解: 悒郁,yì yù ,忧郁,抑郁;耳食:比喻不假思索,轻信所闻

失血多年,未知属于何种血证,但总是可以导致阴血亏虚。在此基础上若心情忧思抑郁不畅,则更伤阴血,郁而化火。火盛阴虚,则虚阳亢逆而上动风。

,指头上如有物覆盖,恍恍惚惚,眩晕,昏瞀(耳目昏花)之意。

气乘于左者,左为血,前已明矣。

肢麻。舌喑无声。足痿不耐行走,正是前文说的喑痱证。

“明明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这句话是说,肝肾阴血亏虚,阴精不能上承而潜阳制火,故以滋补肝肾阴血为主(肝肾在下焦,故说重培其下),以期望阴足则阳得守而风熄。

需要注意的是前两案重点在肝肾,而本案重点在心肾,即失血思虑,总易伤心血而化心火,从而导致水火失于既济。

本案所论河间法,即刘完素《宣明方论 喑痱证》之地黄饮子。方及方义已在前案中分析。要旨在于熟地、山芋、枸杞、牛膝补肝肾之阴,远志、茯神交通心肾,菊花清肝熄风,五味子敛肺气而及于肾兼有养心安神之功、石斛滋肺胃之阴而善开痹起萎。苁蓉则是峻补精血,阳中求阴。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菊花

沈(四九)脉细而数。细为脏阴之亏。数为营液之耗。上年夏秋病伤。更因冬暖失藏。入春地气升。肝木风动。遂令右肢偏痿。舌本络强。言謇。都因根蒂有亏之症。庸俗泄气降痰。发散攻风。再劫真阴。渐渐神愦如寐。倘加昏厥。将何疗治。议用仲景复脉法。

(液虚风动)复脉汤去姜桂。

又 操持经营。神耗精损。遂令阴不上朝。内风动跃。为痱中之象。治痰攻劫温补。阴愈损伤。枯槁日甚。幸以育阴熄风小安。今夏热益加发泄。真气更虚。日饵生津益气勿怠。大暑不加变动。再商调理。(徐评:阳升热蒸液亏,痱中二字不连)

固本丸去熟地加北味。

天冬 生地 人参 麦冬 五味 (徐评:无意味 此等症总不宜酸敛,此病用此方太顽,)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五味子

详解:

本证之细数脉,是属于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细为脏阴之亏”,是指肾真阴的亏耗,重点是阴精。“数为营液之耗”是心所藏营血的亏耗。营卫互携,一阴一阳,营阴亏则卫阳亢,而脉数。(肾藏精,心藏营,故伤于肾者阴经损之;伤于心者,营血亏之。)一年前夏秋的病史,本身就损耗气血,在此基础上,若冬季偏暖,则肾精不能收藏而耗损,必然导致水不涵木。若到第二年春天,气温风动,引动肝阳,就会出现中风。左主血,右主气,故右侧偏瘫,多需加以补气药。“舌本络强。言謇。都因根蒂有亏之症。”这句是说,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则导致心火挟肝风上逆,引动风痰,阻于舌络所致,故说根蒂有亏。“庸俗泄气降痰。发散攻风。再劫真阴。”这是因为不知从本论治,但知从实邪的角度去痰,散风。而祛痰则伤阴,散风则动阳,阴伤阳亢日盛,病情就日渐加重。“渐渐神愦如寐。倘加昏厥。”是说病人进入嗜睡状态,乃风痰渐迷心窍之象。若晕厥,则是中脏腑了,也就是引起了二次中风,出现昏迷了。

复脉汤,即仲景炙甘草汤。为治疗少阴病心脏气血阴阳俱虚,脉结代、心动悸之方。本方从炙甘草汤中去姜,桂枝,是去其辛温通阳而取其甘寒养阴也。

其方为炙甘草 生地、白芍、人参、麦冬、阿胶、大枣、麻仁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炙甘草

方中麦冬、生地养心阴,白芍敛肝风而柔肝体,阿胶养血而助肾脏真阴,麻仁、大枣、人参益脾而化营血以养心。

“又 操持经营。神耗精损。遂令阴不上朝。内风动跃。为痱中之象。治痰攻劫温补。阴愈损伤。枯槁日甚。幸以育阴熄风小安。”是复诊时对前案的回顾,说明采用育阴熄风法有一定效果,故说“小安”。“今夏热益加发泄。真气更虚。日饵生津益气勿怠。大暑不加变动。”这是说,经过出诊,这次复诊时已经到了夏天,夏季外热发越,最易引动心火,若加上 病人操劳过度,损伤心脏阴血,则病情可能复发或进一步加重。

用固本丸治疗,本方即《叶氏录验方》之人参固本丸。由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人参组成。

叶天士中风医案赏析(三)

人参

本方二地黄补心肾之阴而养血,二冬益心肺之阴而清热,人参大补元气而斡旋之,则所补之阴得以运行周身,尚可中和药性之寒热,而且能助元气之根蒂。固本丸去熟地者,是不欲药力直达于肾而欲多救其心也,加五味正是敛心之气也。

如此加减,则治心之药多而治肾之药少,盖操劳伤心,忧思伤脾,正值下天,乃参天时而用功也。

至于徐评:“无意味 此等症总不宜酸敛,此病用此方太顽”者,估计是指当适当使用开窍流通之品,如茯苓、茯神、菖蒲、远志、郁金、钩藤等品,从疗效上说加之未尝不可。但非要说此等证不宜酸敛则也未必,盖本病为肾精亏虚,肝阳上亢,心火不藏,心肾不交,正宜填精之中酌加酸敛之品,以摄纳肝阳,收敛心气,下滋肾水。如仲景黄连阿胶汤用芍药,乌梅丸用乌梅,均是收敛之意。因中风总属于厥阴肝,肝在味为酸,体阴而用阳,正宜酸敛以宜其体,潜其阳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乌梅   河间   熄风   大暑   牛膝   熟地   麦冬   远志   生地   心火   阿胶   阴气   养心   甘草   人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