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到了高手与普通人在思维上的两个不同更多内容,请戳:人们常说「见贤思齐」,殊不知能做到后半句的才是高手中的高手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读孔子的为人处世之道,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01.

孝敬父母的四个要点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


事父母几谏,几,念ji,是轻微、委婉的意思。


侍奉父母,看到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轻声、委婉地劝他们;即便他们不听,还是要恭敬,不要心生抵触。


这一条的针对性很强。


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多,很容易与长辈发生冲突,说着说着,声音就越来越高,态度越来越恶劣。这是不对的。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

《论语》


这一条,很多人都知道前半句,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


这是不是就说我们在父母在世时,就不能离开父母,去别的地方发展了呢?其实不是的。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游必方,这里的「方」是告知,打招呼的意思。


比如,你要去北京发展,就要告诉你父母,「爸妈,我去北京了」,并让父母在需要你的时候,随时都能够找到你。


另外,就是平日里要经常和父母联系,让父母放心。父母相信你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了,那么自然能对你放手了。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


这句讲父母去世后,要像父母去世以前去为人处世,该帮衬的要帮衬,该收敛的要收敛。因为父母走了,便放飞自我,胆大包天了。这也是不对的。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可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


最后一条,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要心里有数,一方面因为父母的健康高寿欣慰;另一方面因为父母的衰老而恐惧,把孝落到实处上。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02.

好的关系都是吸引来的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


第一句,有德的人,一定不会孤单,因为一定会有人来亲近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人都在寻找同类了,亲近同类。你若是个有德之人,身边自然会围绕一群好人,你也不会感到孤单。


反过来,你若是发现周围人都不怀好心,当心了!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第二句,子游是孔子门下的言偃,是孔门十哲之一。


数,这里是「烦琐,啰里啰嗦,黏黏糊糊」的意思。侍奉君主,你如果啰啰嗦嗦,就会自取其辱;与朋友相处,你如果黏黏糊糊,就会被疏远。


这里其实讲的是一个「关系是吸引来的,不是求来」的道理。


你若是不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还不断地给人家提要求,自然便会遭到别人的厌烦。反之,你若是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你不提,别人会主动靠近你,替你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善待他人,便是最大的功德


因此,平日里,还是得多关注自身的修炼,多提高自己的吸引力才是。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截至今日,我们已经读完了《论语》里的「里仁·第四」的全部内容;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公治长·第五」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儒家   论语   黏糊   见贤思齐   孔子   父母   功德   在外   委婉   北京   好书   亲近   同类   孤单   人间   自然   价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