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论语》作为古代学子必修的读物,虽然不到20000字,却诞生了173成语。


它们之中,有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如,出自《论语·学而》里的「不亦乐乎」、出自《论语·为政》里的「从心所欲」、出自《论语·卫灵公》里的「当仁不让」;有的含义,则与我们所理解的相去甚远。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比如,下面的这3个,便是需要你在细读《论语》后,才能知道其本意的。


01.

无欲则刚,

原意是指要坚持原则,志向远大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cheng,2声)。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治长第五》


朱熹注解说,刚,是「坚强不屈」的意思,是人间最难得的品质。所以,孔子说,我们见过真正刚强不屈的人。有人问孔子,申枨应该是的吧?


申枨其人,是孔门弟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非常好学,每次与人辩论时,态度都十分强硬,从不让步。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很明显,此刚(刚烈)非彼刚(志向坚定)。所以,孔子回答道,申枨呀,他是一个有欲望的俗人,怎么能刚呢?


对此,程颐注解说,人有欲望则不能刚,刚则不屈于欲望。


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人如果有私欲,其一言一行便会受到欲望的影响,很难做到初心不改,不被功名利禄所影响,坚持做好自己认定的那件事。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自古以来,有志者少,趋名逐利者多,所以,孔子才会感慨说,他没有见过。


这就是成语「无欲则刚」的来历。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儒家讲的无欲,不是佛家、道家里的没有欲望,四大皆空,什么都不要;而是这两层意思,一是坚持原则,另一个是志向远大。


坚持原则,就是认理不认利,合乎道德规范的就做,不合乎道德规范的就不做,不被利益所变通,不为了一己私利,放弃了为人处世的原则,丢了仁义礼智信;志向远大,就是要立下大志,初心不改,始终如一。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因此,无欲则刚,实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观,是一种实干精神的体现~


02.

三思而后行,

原意是不要想太多


季子文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治长第五》


季子文凡事都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后,评论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季子文是鲁国大夫,在鲁国执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为国,是鲁国名臣。


他是一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凡事有备无患。


一个典型例子,是一次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好,还让下人准备好了丧葬用的服装礼仪,生怕遇到突发意外,来不及准备孔子听闻后认为过求有害,想太多了反倒会让自己困惑。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孔子其实并不是一个迂腐的、过度在意细节的人。


相反,他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为人处世,都始终以「中庸」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切只用做到刚刚好。


比如,孔子在发现子路做事莽撞,欠缺思考时,常劝他说要先思考,再行动;在听说季子文做事过于谨慎时,又劝他做事别想太多,以免耽误事了。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这些虽然都是生活中的细节,也是孔子智慧的火花~


03.

愚不可及,

原意是指大智若愚,谁都比不上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治长第五》


宁武子,是卫国大夫。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呀,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就出来做官,发挥他的才干,建功立业;在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他就假装愚笨,什么也不干。


他的智慧,别人赶不上;他的愚笨,别人也赶不上。


我们先来看前半句。


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出来做官,这一点很好理解。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在学到了本事以后,想出来做个官,一展宏图,此乃人之常情。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后一句,国家政治黑暗的时候,假装愚笨,这就很难得了。


特别是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你要想发财,要想有社会地位,被人尊重,基本上都得靠做官。


你有才华,但假装自己什么都不会,不为昏庸的国君效力,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至少都会要面对家里人和周围人的非议与不解。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宁武子他能够做到坚守信念,不被外界影响,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很多人都比不他。


纵观孔子的人生经历,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点:


他曾在天命之年为鲁国国君办事,后在政治斗争失败后,带着其弟子周游东周列国,宣传他的思想。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处处碰壁后,他既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余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继往圣而开来学,教万世而无穷。


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这些经常被挂在嘴边的成语,在《论语》里的本意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将继续来读《论语·公治长第五》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论语   宁武   国君   儒家   愚不可及   孔子   初心   无欲则刚   愚笨   原意   志向   本意   远大   成语   样子   欲望   政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