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五经里的《论语》



01.

易经里的64卦,

代表了生活可能会遇到的64种情况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第七》


加,同「假」,这里是一个条件假设。


这句话是孔子晚年的时候说的,


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里的记载,孔子晚年的时候很喜欢钻研《周易》,详细地注解了《彖》(tuan,2声)《系》《象》《说卦》《文言》,还把书给翻烂了好几次。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然而,孔子还是认为自己学《周易》学晚了,如果能从五十岁开始学,多学习几年,就能够不犯什么大的错误了。


五十是知天命之年,周易同样也是生命之书。


虽然有很多朋友都喜欢用它来算卦,但是它讲的却是事物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规律:



比如,乾卦。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上爻的卦辞是「亢龙有悔」,说的正是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所以要「谨慎为之」的意思。


你若正处在这一个阶段,明白了自己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再提前做好防范,也就达到了趋利避害的目的。


因此,孔子才会遗憾自己读晚了,所以才走了这么多弯路。



02.

怀才不遇怎办?别强求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ping,2声)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对颜回说,有用我的,我就将此道推行于世,没人用我,我就将自己的一身本事藏起来。也只有你我二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我们常常会因为「怀才不遇」而感到郁闷,孔子却不会如此,而是选择把一身的抱负与本事藏在心中。


这既是孔子的修养,也是他的价值观。


我们还可以在《论语·公治长》里面找到相似的说法,如,「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邢戮」。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除了孔子,颜回也是如此。


你赏识我,我就给你好好干,我们谈不到一起去,我也不纠缠你,而是马上放弃,去找其他赏识我的人。


一个人一旦有这样的做事态度,就能专注在提升自己的价值上面,努力地提高自己,积极地等待下一次机会了。


很多时候,会怀才不遇,往往并不是因为机会太少了,而是能力跟不上野心,把握不住。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子路在旁听急了,老师如此看重颜回,那我呢?


所以,子路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你如果要出兵打仗,会带上谁。


子路其人,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武力高超的人,所以,他会问这番话,自然是意有所指的。


当然啦,他这点小心思,哪里能逃过孔子的眼睛。


孔子和颜回、子路谈处世的智慧:不强求别人,不为难自己


孔子当即便泼了一盆冷水给他:


徒手打老虎,只身过江,都是粗勇无谋之事;我出行不带不怕的的人,只要那些临事而惧,知道害怕,并能够小心去谋划的人。


然而,子路还是没有把老师的叮嘱放在心上,死在了暴乱中,把孔子给伤心死了。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我们继续来读《论语》里「述而·第七」的内容。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临事而惧   易经   周易   史记   儒家   数年   大成   论语   孔子   怀才不遇   晚年   好书   本事   事物   智慧   老师   孔子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