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至,这里是「志」的意思;谷,是「俸禄」「做官」的意思。


孔子有弟子三千,有贤名的有七十二人,做官、任事的都不在少数。前面的《为政》篇里,还有「子张学干禄」,记载是弟子向孔子请教如何升官加薪的故事。


然而,这样的情况下,孔子还是感慨说,要是学了三年,还在一心做学问,没有急着做官的,那还真不容易做到。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其实,孔子这里谈的是「立心」。


灵遥身边有不少先接触《论语》,没读过《大学》的朋友,都对「儒家」有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儒家是与人打交道的方法论。


然而,儒家虽然明面上是这样讲的,但是它的内核,却是《大学》里「修身」二字,而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过后的附加产品;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一个人若是只看「术」层面的东西,忽略了背后的这个「道」,就会很容易误入歧途,成为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因而,孔子才会告诉弟子,你学习要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你自己提高了,自己把道理搞明白了,自己心中踏实,志有定向,止于至善,就是最大的福报。


至于功名利禄什么的,那些都是虚的,你学习时刻千万别惦记着,一惦记就会贪巧求速,学艺不精,在未来给自己带来麻烦~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02.

学了这道,

你就要去践行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第八》


这一段话总共三个层次。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论语·泰伯第八》


不管你选择学习什么,核心就是这八个字。


笃信。笃,是深厚、牢固,坚定地相信的意思。


比如,你学习《论语》,学习儒家思想,就要相信孔子;如果只是好奇,只是为了增加谈资,只是为了挑毛病,你就别学了,学了也是浪费时间。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死守善道。


你学了谁的道,做了谁的弟子,就要坚定不移地去践行,死而后已;用《大学》里的话来讲,就是「顾諟天之明命」,时刻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


你今天做到了,明天又忘了,后天想起了又捡起来,这是不行的。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第八》


儒家的观点,把生命安全看得很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子女,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的大不孝。遇到危险的事情,不要去参与,不要让自己受伤,让父母担心。


所以,有动乱的国家,不要去,国家如果发生动乱了,要赶紧躲一躲。别去学子路,为了义气,而把自己的命给搭了进去。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焉;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第八》


国家政治清明,君子就出来做事;国家政治黑暗,君子就躲了起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核心就是「求全」,与《孙子兵法》里的「不论制定什么策略,都要确保自己不受损害」的大原则是一致的。


所以说,时机如果不成熟,千万不要妄动,以免给自己和身边的人惹来麻烦;时机一旦成熟,那么就要当仁不让,敢为天下先。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继续读《论语》里「泰伯·第八」的内容。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孔子   孙子兵法   儒家   方法论   论语   无道   动乱   极致   弟子   好书   君子   时机   父母   国家   大学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