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孔子界定人的四个标准:

圣人 > 君子 > 善人 > 有恒者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未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说,圣人,我是见不到的了,能够见到君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圣人和君子都有哪些不同呢?


在儒家的另一部经典《中庸》里,灵遥找到了一个解释 ——「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生下来就知道仁义的道理,只有按规矩去做,心里才会舒服。


所以,圣人必能得其位,受其禄,得其名,得其寿。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君子,则是通过后天日复一日地努力,修炼出来的。


包括孔子他自己,在创立「儒学」以前,也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学习,从一开始地向老子学习,到阅读上古时期(主要是西周)留下的典籍,再到周游东周列国,编纂整理典籍。


因此,孔子才说,圣人是见不到的,能见到君子就不错了。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然后,孔子提出了善人与有恒者。


善人,我孔丘是见不到了,能够见到有恒的人,我就满意了。


善者,就是有志于仁,一桩坏事都没有做过,一个坏心思都没有起过,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谁都很难去拍着胸脯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如此。


所以,「善人」这个标准很高,仅次于圣人,在君子之上。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有恒者就又不同了。恒,是「长久」的意思。


有恒,就是有常;有自己的立场、态度,做事的原则,始终如一,不动摇,就是「有恒者」。


比方说,诸葛孔明立下的「匡扶汉室」大业,虽然并没有成功,但因其一生不改其志,直至生命的尽头,所以,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史书里,他始终都以一个正面形象出现,被后世所铭记。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然而,做个有恒的人,虽然比圣人、善人、君子已经容易很多了,但还是不多见,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亡而未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论语·述而第七》


明明没有知识学问,却假装有,明明心中什么货都没有,却假装满腹经纶,明明没几个钱,却打肿脸充胖子;这样的人,自然就不会有恒。


自然就别提,做什么君子、善者,或是圣人了。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02.

孔子是天才吗?不,他是学霸


读完了前面孔子的排序过后,有朋友可能会对此感到疑惑,「孔子自己不就是个圣人么?为何还会说他没有见到过圣人呢?」


那么,孔子自己对此是如何解释的呢?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而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只是喜欢先贤的智慧,然后非常勤敏地用功,努力学习罢了。


对照前面说法,圣人是「生而知之」人,生下来就知道大道是什么的人,那么,孔子他的确就不是。


孔子所掌握的,都是他后天靠着大量地阅读典籍,自学而来;其中可能还包括了生活里的历练,因此,他是「学而知之」。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那么,既然孔子也不是圣人,那么为什么2000多年以来,就只有孔子入选了影响世界的十大名人,与佛祖、耶稣齐名呢?


这里呀,其实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概念,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整部《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和「习」其实是两个词。


「学」就是掌握新的知识,「习」就是要不断地练习,连在一起就是要在行动中学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何成为领先的少数人?孔子说了这6个字


你只要能做到,并能够像孔子一样做到持之以恒,那就已经是人群里那领先的少数人啦~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我们继续来读《论语》「述而·第七」的内容。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孔子   东周   先贤   儒家   生而知之   耶稣   论语   善人   典籍   圣人   少数人   好书   君子   道理   对此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