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接上篇:西汉贵族生活大揭秘:吃火锅、穿丝绸,戴假发,观星辰,看帛书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灵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墓爱好者,在洛阳参观游览时,还曾专门抽出了一天的时间,去参观古墓艺术博物馆。


而说起「墓葬」,无疑是西汉时期的最有看头,一个是因为东西多;另一个是因为其极富神秘色彩的修仙文化。今天,灵遥便打算结合马王堆汉墓里出土的这几件文物,来和你聊聊西汉人的生死观。


希望你喜欢~


01.

辛追墓T形帛画


帛画,又称「非衣」或者「飞衣」,顾名思义,是用于引魂升天的。


出殡时,人们用一根竹签将它高高地挑起,举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下葬时,把它覆盖在内棺上,作为墓主人灵魂升仙的媒介。


这幅出土于辛追墓中的帛画,总长约为2.05米,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我们先来看位于画面中部的人间部分。


人间最醒目的老妇人,便是辛追夫人在人间的形象了。只见她身着锦衣华服,手持拐杖缓缓西行,后面跟着三个面容姣好的侍女,面前的两个天界使者正跪地迎接她,脚下华丽帷帐下的是她的家人,正在悲痛地悼念她。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她的上方,则是她要去往的天国了。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天界的中央是天门,左右两旁各站着一个守护天界的门神。门上还趴着两只栩栩如生的豹子,它们是天界的守护神。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天门里,有两头拉神的怪兽,以示升天之音;两旁还守护者象征着长生的仙鹤与飞龙。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画面的最上方画着的是披发而坐的「烛龙」,他是天国的主宰,最初见于《山海经》,分别掌管着四季与天气的变化。


烛龙的左右两边,则分别是一轮弯月与九个太阳。弯月上站着蟾蜍和玉兔;九个太阳则藏在了扶桑树里。太阳里站着的金鸟,实际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察。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最后,是帛画里的地下世界。


位于中央的两条兴风作浪的鲸鲵,其上站立着一位巨人,只见他双手托着大地,保护着人间不受其扰。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便有为死者招魂的习俗。


到了西汉时期,人们继承了西汉的丧葬文化,认为人在死后,若是魂魄与尸身分散,便成了孤魂野鬼,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于是,便会在死者生前为其制作经幡,在其死后替其招魂。


具体来说,便是在招魂幡上绘制死者生前的形象,一路引导至墓地中,然后经过祭祀告别,让魂能够升天,魄能够入土为安,了却后人的心愿。


因此,这幅T形帛画,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汉朝人的宇宙观,还有对前朝丧葬制度的继承,是文化传承的最佳例证。


02.

辛追木椁


了解了西汉招魂习俗后,我们再来看看西汉时期贵族墓室内的结构。


西汉时期,墓室又称「椁室」,是用来摆放棺木与随葬品的,结构十分复杂,由枕木、椁室、盖板三部分组成,由于形状很像是一个井字,所以也被称为「井椁」。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井椁的中央是存放棺材的椁室,边上则是四个放置陪葬品的边厢,在马王堆汉墓里,一共发现了近1000多件随葬品:



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庞大的椁室,竟然没有用一颗金属钉子,而是通过榫卯,来使得木板严丝合缝,体现了西汉建筑工匠的高超技术水平~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03.

四口棺材与西汉人的飞升之梦


最后,便是椁室的中间棺材的安排了。


辛追墓中的棺材一共有四层,层层相套,均以梓木制成,是她汉贵族身份的象征。


最外的一层是黑漆素棺。


它由于上面没有任何装饰,看起来非常沉闷。在汉朝,黑色与北方、阴、长夜、地下、死亡等有关,这一切概念又与死亡联系在了一起,意味着与生者永远分离的死亡。


黑漆素棺的里面,是黑漆彩绘棺。


棺外的黑色底色象征着地府,上面绘有的云纹和110多个栩栩如生的神怪形象,像是一幅展开的连环画,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死后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除了有仙鹤、蛇、豹子等等奇珍异兽,还有一种似羊非羊,似虎非虎,头上长角,身上有尾巴的怪兽。据专家推测,之所以绘制它们,是为了保护墓主人的灵魂不被损坏,肉身不被侵扰。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黑漆彩绘棺的里面,是朱地彩绘漆棺。


棺木颜色鲜丽,画面祥和,描绘的是墓主人灵魂穿越黑暗空间与地下世界飞升祥和的人间仙境的场景。


其中,红色象征着太阳、生命与永生;棺木上绘制的昆仑山里,有象征着祥瑞的青龙、朱雀、神鹿和仙人,象征着墓主人的灵魂已经摆脱了邪祟,到达了安详的神仙世界。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最里面的一件,是直接装有辛追夫人遗体的锦饰内棺。


馆外缠着两道宽12厘米,厚度达到6-7层的丝带,与树纹蒲绒绣和羽毛贴花绢。


之所以要装饰羽毛,是因为在西汉时期,人们认为凡人要成仙,必须经过羽化的阶段,给棺木贴上羽毛,就是给棺木穿上羽衣的过程。


从马王堆汉墓看西汉先民的生死观、艺术造诣与工艺水平


随着辛追棺木一层层地被打开,我们跟随着她一起,经历了西汉人们心中的飞升之路,感受到了湘地对于楚文化里中浪漫与神秘的传承。


到这里,马王堆汉墓里的看点,便已经一一为你讲述完毕。


下一篇里,灵遥将为你带来湖南旅行实用指南~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马王堆   汉墓   西汉   天门   帛画   生死观   棺木   先民   天界   造诣   棺材   死者   象征   主人   地下   时期   灵魂   人间   水平   工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