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到了儒家的「忠恕」之道,即,首先忠于自己,然后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自己想要什么,就给别人什么;自己不想要什么,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让别人去承受。


更多内容,请戳: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儒家文化的「忠恕之道」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看看,孔子是如何坚持的梦想的。


01.

比结果更重要的,是坚持的过程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道,当然是「事物的道理」「人生的大道」,也是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的。


简单来说,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我们都知道,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都忙着占山为王,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孔子他作为殷商贵族的后裔,出生在重礼的鲁国,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效仿周公旦,建立起一套制度,来让天下重归太平。


于是,孔子在30岁的时候,便亲自前往周朝的都城洛邑,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向老子讨教周礼,而后又广收弟子,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理论。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到了天命之年,孔子更是来到鲁国国君身边为官,试图一展他的政治抱负。


然而,好景不长,鲁国遭到了齐国的离间。


在鲁国郁郁不得志的孔子,便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东周列国,向当时的诸侯们传递其治国理念。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诸侯愿意接纳他。


孔子一行人又只得回到了鲁国,一边整理上古时期先贤们留下的典籍,并将改变国家的命运,寄希望于教育。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



与他同时代的管子相比,他一直都没有遇到一个赏识他的伯乐,和一个能够施展他为往世开太平的抱负的平台。


于是,孔子也发出了「早上若能够实现我的道,晚上去世没有任何遗憾」的感慨。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而是在有限的人生里,为后世留下了数不尽的精神财富。


因此,人活一世,不确定本是生活里的常态。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取决于你的能力,更看你的造化。与其执着于一个结果,因而郁郁寡欢,不如效仿孔子,过好生命里的每一天,无愧于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02.

只和志同道合的人论道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


孔子说,有志之士,既然有心追求道,而又以自己衣食之奉不如他人为耻的,那就没必要和他多说了。


有志于道是什么呢?就是有自己的追求,有使命感,知道自己来人间走一趟是要做什么的。


举个例子,《魔道祖师》里的魏无羡,就是一个追求道的人。于是,在射日之争后,他为了保护温氏老弱病残,不惜与仙林百家为敌。也正是他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正义感,打动了蓝氏双璧之一含光君蓝忘机,与之结为了道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孔子谈信仰与坚持


然而,有的人虽然口口声称,自己是为了理想,为了正义,在行为上还是有无数个为了个人利益,牺牲道义的举动。这样的人,你又何必苦口婆心地和他谈论道呢?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继续《论语》里「里仁·第四」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孔子   立命   周礼   东周   先贤   国君   都城   伯乐   儒家   穷且益坚   青云   论语   太平   抱负   诸侯   好书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