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头条健康##超能健康团#

痛风,这个曾经的“罕见病”,早已从帝王皇室等富贵阶层飞入寻常百姓家,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周围。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痛风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引发全球医疗系统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中指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约为1.1%,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凡是经历过痛风发作的患者,一定对那种“痛如刀割”的感觉记忆犹新,甚至用“刀砍”、“斧剁”、“针扎”来形容。有意思的是,痛风更亲睐足趾,临床中超过90%的患者首次痛风均发作于足趾,而足踝、膝等下肢关节也是痛风常侵犯的部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痛风只发作于足趾,临床上手痛风、肘痛风等上肢关节发作痛风也并不少见。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痛风发作部位的那些事?

1.痛风为什么更“偏爱”足趾?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高尿酸血症是发病基础,但痛风发病同时需要尿酸盐晶体析出并沉积于关节,而关节局部的温度、血容量、血液流速都是影响尿酸盐晶体析出与沉积的重要因素。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一方面我们的足趾,也称跖趾关节,位于人体的末端,表面温度低,约35℃左右,低温有利于尿酸盐晶体的析出;另一方面跖趾关节属于小关节,局部血管细小,血容量不大,血液流速慢,作为溶质的尿酸盐晶体更容易发生过饱和反应而析出沉积在局部。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2.出现手痛风、肘痛风意味着什么?

手、肘、肩等上肢关节确实不是痛风的好发部位,但临床上却有不少患者因手痛风、肘痛风就诊。如果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部分患者首次痛风发作部位仍多为足趾等下肢关节,但多病史长久,可达数十年以上,急性痛风频繁发作,多伴有显著痛风石,且血尿酸水平异常升高,甚至接近一千单位,同时这部分患者大多未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在上述条件下,这部分患者体内尿酸盐晶体持续性析出并沉积于关节。当足趾、足踝等下肢关节已经被尿酸盐晶体“充满”时,不断析出的尿酸盐晶体只能源源不断地沉积在手、肘,甚至肩等上肢关节,导致手痛风、肘痛风发作。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由此可见,手痛风、肘痛风的出现是病情加重、血尿酸水平持续居高不下的结果。

3.手痛风、肘痛风患者该如何治疗?

与足痛风一样,手痛风、肘痛风急性发作时仍需尽早且积极使用消炎止痛药,当消炎止痛药效果不佳时,需要考虑短期使用激素或生物制剂控制炎症。


如果以为痛风只在足趾发作,那就错了,手痛风、肘痛风也不少见


待关节肿痛症状消失后,患者必须接受系统规范的降尿酸治疗,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伴有显著痛风石的患者,血尿酸更要控制在300μmol/L以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 ,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韦尼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关注【韦尼医生】,我会每周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足趾   痛风   溶质   尿酸   上肢   流速   止痛药   下肢   晶体   关节   少见   局部   部位   患者   健康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