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清风计划##健康真相馆##头条健康# #袋鼠健康超能团#

痛风,这个曾经的“罕见病”,早已从帝王皇室等富贵阶层飞入寻常百姓家,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周围。《2019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中明确指出,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约为1.1%,痛风已成为继糖尿病之后又一常见代谢性疾病。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很多人都说痛风是由喝啤酒、吃海鲜引起的,这确实没错,长期高嘌呤饮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原因。但痛风高患病率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甜蜜陷阱”,使不少青少年成为痛风患者。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这个“甜蜜陷阱”的神秘面纱。

去年夏季有一则新闻报道引发关注,广东省一位18岁的少年因痛风发作住院接受治疗。他双手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痛风石血尿酸也高达900μmol/L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但这位少年不饮酒,海鲜吃得也不多。在寻找病因的过程中,医生发现这位少年非常喜欢喝奶茶,长期大量饮用奶茶正是引起血尿酸升高,导致痛风发作的原因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这就是隐藏在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果糖

“果糖”是什么,为什么会导致痛风发作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类造糖史。

早期,人类将玉米作为生产葡萄糖的主要原料,而构成玉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科学家在淀粉酶的帮助下率先将玉米变成了葡萄糖,这就是“玉米糖浆”。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但玉米糖浆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不够甜”。于是科学家把目光转向了自然界中最甜的单糖——果糖。1957年国外学者发现一种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果糖的酶,可将甜度提升两倍多,这种酶被称为“葡萄糖异构酶”,由此产生的果糖就是“高果糖浆”,也称“果葡糖浆”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从此,高果糖浆因其高甜度、口感好,以及既可保持果肉色泽鲜艳和果品固有的香味,又不掩盖果汁或果肉型饮料的风味等特点,开始风靡世界,成为饮料食品主要添加成分,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奶茶饮料、果冻、糕点等。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逛超市时搜寻一下食物的成分表,看看含有“高果糖浆”或“果葡糖浆”的食物有多少种。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果糖浆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后,需要由果糖激酶代谢。此过程需要大量消耗三磷酸腺苷,将其转化成单磷酸腺苷,并最终代谢为尿酸,这势必导致尿酸生成增多。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若长期大量摄入高果糖浆,额外产生的尿酸超出了人体排泄能力,过多的尿酸或游离于血液中,或以尿酸盐晶体形式沉积于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皮肤,甚至脏器中,最终导致痛风发作,并形成痛风石加重痛风病情。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高果糖浆代谢过程过不受胰岛素、瘦素调节,被大量摄入后,进食者也多无饱腹感,而高果糖浆还可刺激大脑提升进食欲,诱导摄入更多的食物。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早在2013年,欧洲《关于痛风诊断和治疗的基于证据的多国专家共识》就明确指出,痛风患者需要限制富含果糖饮料和果汁的摄入,2016年我国颁布的《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也明确提出这一建议,并在此后的各版指南中继续更新。

警惕痛风背后的“甜蜜陷阱”

因此,对于痛风患者,尤其是青少年痛风患者,除了要减少高嘌呤饮食摄入,还要控制果糖摄入,千万不要掉入这个看似甜蜜但却危机重重的“陷阱”。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 ,联系删除

大家好我是韦尼医生,希望我在这里分享的健康提供帮助。请大家持续关注【韦尼医生】,我会每周为大家分享一些健康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痛风   陷阱   腺苷   甜蜜   嘌呤   尿酸   果糖   糖浆   葡萄糖   奶茶   果汁   玉米   患者   饮料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