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报告》还强调,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可以说是“谈之色变”的疾病。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很多年轻人觉得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但据《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岁~29岁人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


由此可见,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正在逼近在拼事业的中青年人。


而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职场人几乎占全了——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吸烟、喝酒等。


6大原因,压垮年轻人的心血管


1、高血压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2012~2015年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发现,中国≥18岁居民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粗率为39.1%,加权率为41.3%。


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95.7%死于心血管病。如果治疗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将减少80.3万例心血管病事件,获得120万健康生命年。


专家呼吁,高血压患者应主动知晓自己的血压,重视血压,早期干预至关重要。进行包括减重、限盐、戒烟等在内的生活方式干预是首要,遵从医生治疗建议,提高依从性,坚持服用有效安全的药物是关键。


2、高血脂症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至少有2亿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心梗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因没有症状,常被称为“无声杀手”。


高血脂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


这和我们平时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息息相关,当体型偏胖、长期休息不足时发生头晕、嗜睡、记忆力减退、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衰弱等就要考虑是血脂问题影响的。


高血脂很大程度上是吃出来的,所以在饮食上,我们必须多上心,总量要控制。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


3、糖尿病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是35.7%。按照中国大陆约有10.9亿的成年人计算,有3.9亿成年人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应该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4、吸烟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最大影响是直接损伤血管内膜,是所有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元凶。数据分析表明,吸烟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不吸烟者要高3倍。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必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大的可预防的致病因素。英国研究表明:吸烟者如能在35岁以前戒烟,则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危险性明显下降,几乎与不吸烟者相近。


5、饮酒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关于饮酒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在传统的认知中,酒是小酌怡情,还能活血化瘀,能够保护心血管。


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一日饮酒2杯(100.0 g酒精/周)就能增加10.0%~15.0%脑卒中风险;而每日额外多饮4杯(280.0 g酒精/周),增加约 35.0%的脑卒中风险。


心血管危险人群为了心脏和生命的安全,劝大家赶紧戒酒最好! 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要做到滴酒不沾。


除了以上5大危险因素之外

肥胖人群也要重点预防心血管疾病

肥胖导致脂肪过剩

多余的脂肪堆积在血管内壁

时间久了会形成动脉硬化

而动脉硬化会导致血压波动

容易使血管内形成斑块,造成血管阻塞

进一步会诱发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脑溢血、冠心病等


所以

大家日常一定要

保持合理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保证每周150分钟的规律的中强度运动

有助于减肥并降低患病风险


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养护小常识让您安全过冬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刺激血管迅速收缩,使得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荷,而血管内堆积的斑块脱落,极易导致血栓形成,进而诱发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


在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人数比夏季要高出41%,其中以老年人为主,30-50的中年人也不少见,那么在冬季心血管患者应该如何防护呢?


NO.1 注意保暖


寒冷常常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所以心血管患者应该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的增添衣物,室内的温度也应控制在20度左右。


NO.2 早晨缓起床,蹲便慢起身


早晨刚醒来时,不要急起床,因为如果猛起身,血压一下子上不来,就会出现头晕、恶心、四肢乏力等低血压症状,所以早上醒来后要先在床上躺两三分钟,再慢慢起床。


另外,由于老年人、心血管患者的调节反应差,蹲便时起身也要慢,否则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从而出现头晕、眼花、摔倒,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等状况。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NO.3 保持大便通畅


用力排便会导致腹压增大,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所以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若出现便秘的情况,不要强行排便,可以借助药物进行排便。


中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高危因素你占了几条?

NO.4 不要剧烈活动,不要久坐不动


剧烈运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机耗氧量,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同时冬季早起锻炼不宜太早,最好在10点以后。另外也不要久坐不动,久坐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从而导致血管栓塞的几率加大。


NO.5 保持心态平和


情绪激动是心血管患者的大忌,因为情绪的异常波动,会使得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容易造成冠状动脉闭塞,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NO.6 及时就诊


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我们建议及早就医,进行规律治疗并达到疾病长期控制的程度。对于“三高”高危患者,也应该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科学有效地预防疾病。

最后,需要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比如胸闷、长时间心悸、胸口有压迫样疼痛感,甚至出现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心血管病   中国   患者   吸烟者   心肌梗死   心绞痛   高血压   血糖   心血管   血脂   血管   血压   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因素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