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颈椎病的小常识

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征,是指因颈椎键盘退变,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及关节囊的退变,肥厚等病因,刺激或压迫颈神经,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和周围软组织而引起的综合症。多发于40岁以上,颈间部酸痛为主要症状,多由风寒侵袭,至肝肾亏虚。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关于颈椎病的小常识


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分为:椎间盘脱出型,骨赘型,骨关节型等。目前国内多采用以下分类方法: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食管压迫型及混合型。

颈型颈椎病

本型是由于颈椎椎节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在临床最为常见,症状亦较轻微,以颈部症状为主,若处理不当,易发展成他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型发病率仅次于前者临床亦较多见,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分区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较前两型较少见,但因症状严重,且多以“陷性侵袭”的形式发展,易误诊为其它疾患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在诸型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而出现脊髓神经感觉、运动、反射及排便功能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率与前者相似,因其中大多由于椎节不稳所致,易为非手术法法治愈或好转,故住院及手术者较少,本型在诊断较复杂。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该型又称吞咽困难型颈椎病,临床上相对少见,但亦应引起注意,以防漏诊或误诊。

混合型颈椎病

指有2型同时存在于同一病人身上即为混合型。


关于颈椎病的小常识

颈椎病的治疗及预防

治疗颈椎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促使颈椎恢复原有正常、稳定的生物力学结构,其中最主要的是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前屈),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通过姿势调整、特别是睡姿调整,适当休息以及正确的颈肩背部肌肉锻炼就能恢复。药物具有止痛、消炎等作用,针灸、推拿、物理治疗等能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均有一定疗效,但这些方法在促进颈椎恢复正常生物力学结构方面没有作用,故不能作为长期方法,比治疗更重要的是日常保健,如姿势调节等。极少数病人需要手术治疗。牵引无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甚至有拉直颈椎生理弯曲(前屈)的弊端,应当慎用。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

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适应证和禁忌证: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颈椎病   食管   脊髓   韧带   发病率   颈部   颈椎   力学   体操   肌肉   症状   神经   作用   结构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