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哪些类型?

为适应冠心病诊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便于治疗策略的制定,临床上提出冠心病的两种综合征的分类,即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和急性冠脉综合征。

(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又称为稳定性冠心病,包括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型心绞痛及缺血性心肌病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病种是稳定型心绞痛。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是指临床上无明显不适症状,但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心电活动、心肌血流灌注及心肌代谢等异常)的一类冠心病,亦称无症状性冠心病。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可见于静息时,或在增加心肌负荷时才出现,常为动态心电图记录所发现。这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几乎均证实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病变。

稳定型心绞痛:即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是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其临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即每天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疼痛发作的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服用硝酸甘油后也可在相近时间内产生疗效。

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是指由于长期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2)急性冠脉综合征

指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拾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源性猝死。近年来多将急性冠脉综合征分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三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指冠状动脉管腔急性完全闭塞,血供完全停止,导致所供血区域心室壁心肌透壁性坏死,即传统的Q波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初发型、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和各型自发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斑块破裂、斑块廉烂、破损处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凝集形成血栓、冠状动脉痉挛及远端小血管栓塞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减少,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常见类型。

非ST段拾高心肌梗死:若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有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水平明显升高,则可确诊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紧密相连的两种情况。

二者的主要差别在于缺血是否严重到心肌损伤所产生的心肌坏死标志物足以被检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冠心病   天和   硝酸甘油   类型   缺血性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心绞痛   心电图   心肌   综合征   临床表现   心脏   疼痛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