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入伏,暑、热、湿三邪交织,这样做,养生防病

夏至三庚数头伏”,明天,也就是2021年7月11日就要入伏了,以下为今年的三伏时间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共10天

闰中伏:7月31日——8月9日,共1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也是暑、湿、热三邪交织,人们易生病的时候,下面就来讲一下,闷热三伏天,我们应该怎样注意哪些?

明日入伏,暑、热、湿三邪交织,这样做,养生防病

多吃竹笋,清热泻火

现代人往往营养过剩,若再加上闷热的天气,人们很容易上火和心情烦躁。此时建议吃些笋,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

中医认为,笋,味甘、微寒,无毒,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

关键笋还是低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食物,不仅能补充营养,还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减少体内多余脂肪。

三伏天吃笋,建议做汤或者清炒

明日入伏,暑、热、湿三邪交织,这样做,养生防病

晚睡早起,午间小憩

按照昼夜变化的特点,夏天是难得适合晚睡的季节,但晚睡并不等于熬夜,建议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夏季早起很重要,建议早上起床时间不要晚于7点,因为夏季阳气旺盛,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充足休息,反而会感觉更加疲累。

中午建议休息半小时,有助于气血平衡,恢复精力,来进行下午的劳作。但午休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明日入伏,暑、热、湿三邪交织,这样做,养生防病

低调运动,适当出汗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三伏天锻炼要低调,不要“过汗”,汗血同源,过汗伤津,建议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最热的时间段,选择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是当出汗。

但出汗后,不要马上冲凉或者进入空调房,《黄帝内经》记载:“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就是让体内的气能够泄出去,不要闭汗

我们的人体感受到寒气来袭时,毛孔就会自动收缩。汗液排不出去,湿邪就会被关闭于体内,从而导致头昏脑胀、四肢无力,甚至会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

明日入伏,暑、热、湿三邪交织,这样做,养生防病

至于最火热的“冬病夏治”各种项目,三伏贴、三伏灸等,都建议在医生辨证的前提下进行,比如你是阴虚体质,还在三伏天艾灸,这不就是“火上浇油”嘛。

(文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伏天#

#太极拳#

#三伏贴#

#冬病夏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黄帝内经   初伏   伏贴   艾灸   中伏   伏天   阳气   太极拳   闷热   早起   明日   夏季   体内   季节   晚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