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教育,不该取消孩子的娱乐时间吧?

搞好教育,不该取消孩子的娱乐时间吧?

近日,在一些地方出现“限制学生课间活动,以及和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情况,引发民众舆论。虽说是出于安全和便于管理的需要,但若是把孩子的课间十分钟给“没收”了,这是否会意味着剥夺了童年的课间时光。如同学们三三两两围成一团,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绳,有的扔沙包,直到上课铃响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或许现在孩子们只有喝水、上厕所才被允许离开教室。

搞好教育,不该取消孩子的娱乐时间吧?

其实,此前有媒体对其中小学生家长做个相关的调查,75.2%的受访家长称,身边中小学“安静的课间10分钟”现象较为普遍,且小学最为突出。由此可见,在各地各学校里,“课间十分钟”形同虚设,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不得对学生课间出教室等设置不必要的约束。

事实上,学校之所以会有设立“课间十分钟”,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紧张、疲劳的课堂上,上完课之后能够有一个“缓冲期”,且通过这短短的十分钟时间,既可以上个厕所、喝口开水,又可以在教室外活动活动筋骨,放松放松眼睛,这既利于消除紧张、疲劳症状,又利于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可见,这设立“课间十分钟”是很有科学依据的。据业内人士表示,不知从何时起,孩子的“课间十分钟”就被“没收”了。据说,有的班主任老师明确规定,课间十分钟除了上厕所之外,学生不得去操场、不得在走廊里喧哗、追逐、吵闹;还有的老师不但不准学生“课间十分钟”离开教室,还不准离开座位,“逼迫”学生待在座位上看书、做作业;甚至是有的干脆把“课间十分钟”当成了“教学时间”。不是吗?

搞好教育,不该取消孩子的娱乐时间吧?

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校为了安全考虑,加上学生年纪小,又好动,对是非辨别力较差,万一在课间十分钟里出了安全问题,则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便是对在校的学生期间,干脆就来“一不做,二不休”,把“课间十分钟”给“没收”了。还有或许是因本身的教学质量所导致,虽说整天把教学质量挂在嘴边,而产生一些老师迫于教学质量的压力,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压”学生、“逼”学生,对此,也只能是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便成了一种“常态”。

总的来说,莫把“课间十分钟”给剥夺掉?虽说学生的安全固然很重要,但绝不能为了“不出安全问题”而“因噎废食”,以“牺牲”学生的“课间十分钟”来确保。“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领导也好,老师也罢,都无权剥夺。对此,还望各地校方能够站在“学生视角”考虑?这既是学生的期盼,也是作为父母的声音。

责任编辑:汉闻评论员 佳佳 (未经授权,禁止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辨别力   缓冲期   孩子   课间   安全问题   不必要   疲劳   教室   对此   紧张   家长   现象   老师   时间   学校   体育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