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硬生生改变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

谁硬生生改变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

近年来,我国6-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尤其是6岁以下超重肥胖的问题,其中特别要引起注意的,农村肥胖已超过了城市。

谁硬生生改变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

其实,当前在农村一些儿童的肥胖问题,显然是存在的。至2005年以来,农村儿童肥胖增长率就已经是超过了城市。据此前对在中国25个省市1.6万多个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乡村、城镇和城市儿童的轻度肥胖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4.62%、15.04%和13.58%,农村儿童的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城镇和城市。由此来讲,以前被称为“城市病”的肥胖,如今已逐渐向乡村蔓延。

事实上,我国儿童肥胖问题也是备受关注,其中就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到,明确指出要加强肥胖防治,要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实现儿童肥胖综合预防和干预等。其实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对于儿童肥胖问题,相应也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此前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按照全国和地区水平制定了不同目标,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考虑全面,推进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等密切协作。因此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强调了要从家长方面加强对儿童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进行监督和干预。

谁硬生生改变了孩子们的饮食习惯?

而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肥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由于看护人的传统观念、膳食结构、娱乐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无法让相关政策贯彻得丝丝入扣,而成为肥胖攻坚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一些父母外出务工,往往这些孩子是跟着上一辈的爷爷奶奶生活,他们对于食物来讲,孩子们无节制地进食(包括零食)是比较纵容的。因为他们经历过食物匮乏的时代,之所以会认为“白白胖胖”在某种程度上是身体强壮、家庭富裕的象征。

总的来说,“孩子由谁带”,则是否会导致体重超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祖辈照看的孩子,往往是呈现出过胖的几率,这其中比父母照看的孩子是要高很多。据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裕明指出,学龄期儿童肥胖转变为成人肥胖的危险度是非肥胖儿童的3.9至5.6倍,大约有42%到63%的学龄肥胖儿童将转变为肥胖成人。尤其重要的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大量高糖、高热量的垃圾食品流入农村,这些食品由于其“口感好”,颇受儿童欢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正餐的正常进食,如一些“洋快餐”食品,从而导致肥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中山大学   硬生生   肥胖   中国   城镇   饮食习惯   乡村   青少年   成人   比例   食物   农村   儿童   孩子   家庭   食品   城市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