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赚钱APP均是打着幌子的?

看视频赚钱APP均是打着幌子的?

近年来,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走路赚钱……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然而,一些参与者发现,赚钱任务总是绕不开看广告,而标榜的高收益则迟迟难兑现,甚至还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看视频赚钱APP均是打着幌子的?

其实,赚钱APP并非新鲜事物,此前就曾风靡一时。在割不动年轻人的“韭菜”后,而眼下,一些APP将目标转向了老年群体。这些APP号称不用付出成本就能赚到钱,用户注册后领到各种任务,通过看视频、签到、邀请好友等操作从平台处领取代币,再用代币兑换成现金。“有的APP号称走路、吃饭、购物、睡觉都能赚钱。”

事实上,一些APP在用户新注册时会表现得很大方,一上来送十几元钱的新人券,用户把钱存在了APP内的钱包里,再看APP里各种赚钱的任务也不难,情绪立马高涨起来。有些视频APP、音乐APP相应都有推出推出参活动,只要参与的用户就领取红包,要想完成兑换任务,就得做任务就能领取,其中不乏会出现很多的广告,但“任务越往后越难,不仅要邀请好友,还要购买商品。”最终,用户与APP捆绑在一起,难以停下。

看视频赚钱APP均是打着幌子的?

而值得注意的是,APP做任务是打着消费者可以收益的幌子,以此增加APP知名度,增加客户使用人数。从而沦为以宣传可以赚钱为手段,以实现资料搜集、视频投放、广告输出等目的,所以还是宣传广告,应受广告法约束。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只要使用过赚钱APP的用户,下载后没多久,手机上就开始频繁接到骚扰电话,内容包括网贷、刷单等。据梳理发现,一些赚钱APP在做任务时需要跳转其他界面进行软件下载,且必须要进行注册、实名认证。“个人信息轻易地就被收集打包卖出去了,本来是去赚钱的,没成想自己成了‘商品’。”

总的来说,赚钱APP创造了一个门槛极低的赚钱方式,勾起了人们试一试的愿望,契合了大多数人“闲着也是闲着、反正也没啥损失”的心理。虽说一些赚钱APP确实不骗钱,但它利用使用者的时间、社交关系等占据了注意力,而最终却沦为它们赚钱的工具。“每看一条广告,就帮他们挣了一笔钱。”倘若是出现于广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恶意夸大宣传,则显然是存在有投放虚假广告的嫌疑,均可根据广告法予以处罚。

责任编辑:汉闻评论员 佳佳 (未经授权,禁止转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幌子   代币   目的   广告法   责任编辑   视频   评论员   韭菜   参与者   闲着   收益   好友   发现   用户   广告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