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3月27日,人民银行在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会同中国银保监会下发了关于《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一、办法出台背景

服务三农、乡村振兴,是我国长期的一项战略部署,每年的农村工作会议都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农业、农户的扶持政策,用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实现农业的科学管理。而完成这一切部署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在政策的推动下,几年来银行加大了服务三农的力度,无论从客户数量、业务数量都有了大幅上升,同时在融资价格上给予了优惠,有效地解决了三农的融资需求。

为了更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在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有效激励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动力。

二、制度的沿革

在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开展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的通知》(银发〔2011〕181号),在该通知中,首次明确了对涉农贷款专项评估,但这个制度截止到目前,评估对象只涉及到了县域法人或者县域分支机构,评估范围比较小。

本次的《办法》则扩大了评估对象范围,对全国股份制银行、全国性城商行、国有银行都纳入了评估。新《办法》正式出台后,181号文将同时废止。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建立《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银发[2007]246号)、2008年下发的关于《涉农贷款专项统计制度》补充说明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两权”抵押贷款的专项统计制度、中国银保监会非现场监管系统的银行业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情况表(S71)及相关监测制度作为《办法》评估指标数据采集标准。

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三、评估指标体系

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定量和定性两大类,权重分别为70%和30%。

整个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存量、增量、增速)、权重四个部分。和老办法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指标结构更加完善、细化,增加了些新指标,同时剔除了一些过时的指标;指标评分基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标权重做了大幅度的调整,更加合理化;增设了加分项和扣分项。

1、定量指标

2、定性指标

包括政策实施、制度建设、金融创新、金融环境、外部评价五类。和老办法相比,新增了一个一级指标:金融环境。同时各个指标项的二级指标也有很大的变化。定性指标不是本文讨论重点,故指标变化情况不再赘述。

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四、定量指标评分规则

1、计算指标值

增量=该指标当年年末余额-年初余额。

增速=(该指标当年末余额-上年末余额)/上年末余额×100%。

2、计算指标得分

存量(增量或增速)指标值=[(本机构指标值-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小值)×40]/(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大值-同组参评机构中该指标最小值)×60

存量(增量或增速)指标得分=指标值×权重

五、关键定量指标定义及取值说明


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六、IT系统支持分析

监管报送的几个涉农贷款报表,对银行来说简直就是噩梦,银行填报报表的人,恨死了设计报表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实在是太难填了。

难就难在涉农贷款的判定上,这里面涉及到借贷主体、农村区域和贷款投向的综合判断。

农户贷款一定是涉农贷款,前提是要准确判断出借款人是否农户。但农户的定义非常复杂,在实操中很难准确把握,涉及到居住区域、户籍、常住地、家庭等各个方面,而每一方面又都具有非常复杂的判断逻辑,有时甚至彼此矛盾。

农村企业贷款也一定是涉农贷款,前提也是要准确判断出借款人是否农村企业。如何正确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属于农村企业,又建立在对农村区域的正确判断上,事实上农村是一个更加难以描述清楚的地方。246号文将农村区域定义为“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这句话本身就令人费解,1000个人会有1000种解释。需要正确理解地级市、城市行政区、市辖建制镇等相关概念。

农业贷款毋庸置疑是涉农贷款。农业贷款包括贷款投向是属于农林牧渔业的贷款和支农贷款这两个部分。对于贷款投向是农林牧渔业的贷款,我们可以直接粗暴地把它归为涉农贷款,问题不是很大。问题出在对支农贷款的判断上,在实操中,这部分贷款有时很难界定。

正是由于在概念上的难以界定,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上一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很难对涉农贷款量化出具体的判断规则。目前在系统设计上,只能通过设置一些标签,然后通过人为的判断,最后作为报表口统计的口径。

如果判断一笔贷款是否时涉农贷款呢?

首先判客户类型,对于个人客户,进一步判断借款主体是否农户(靠人工判断得出),如果是农户则所办业务是涉农贷款,否则不是涉农贷款;对于公司客户,则要根据行政区划或者是注册所在地判断借款主体是否农村企业(人工判断+系统验证,主要靠人工判断),如果是农村企业,则所发生业务一定是涉农贷款,如果不是农村企业,则进一步判断贷款投向是否农林牧渔业或者支农贷款(贷款投向根据参数判断,支农贷款人工判断),如果是则为涉农贷款,否则为非涉农贷款。

涉农贷款迎来新机遇,监管加强考核力度,看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当前常见的一种系统设计思路为在客户层面:在个人客户信息中打一个标签:是否农户,由客户经理自行判断;在对公客户信息中打一个标签:是否农村企业,客户经理自行判断,然后根据行政区域做一些辅助验证;在业务层面,增设一个是否涉农贷款的标签,根据上图所示的判断逻辑自动赋值。支农贷款口径需要单独设置标签,由客户经理自己选择。

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判断方式是该贷款的抵押方式是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需要在押品目录中增加: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

相关统计口径发送数据中心,保证统计口径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贷款   老办法   支农   存量   权重   经营权   增量   农户   口径   乡村   力度   指标   农村   银行   农业   金融   体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