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银行存款,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银行打着金融创新的口号,推出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存款产品,以高息吸引储户的目光。

这些产品要么钻政策漏洞,要么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乱象丛生。监管方面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开始出手整治,一些不合规的存款产品已经相继下架了。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从最早的民营银行高息智能存款,到后来的提前支取靠档计息存款,银行使出浑身解数进行产品“创新“,吸引储户的目光。

进行这种存款“创新“的银行,一般都是一些中小银行或者是民营银行。这些银行知名度相对较低,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宽获客渠道,他们选择和一些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借助这些平台的巨大流量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销量。

而京东金融和支付宝是众多平台当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个,很多人都通过上面购买银行的存款产品。

这种存款产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存款利率非常高,比通过银行网点购买的存款产品高20%~30%。这也是这些产品火爆的根本原因。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这些在互联网上销售的存款产品,被监管部门称之为“无照驾驶“。在2021年中旬的时候,一则“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让这类存款划上的句号。

监管部门认为,这类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面销售的存款产品,突破了产品发行银行的经营区域限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小的城商行或者农商行,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只能在银行属地展业,不能跨区域吸收存款。这些银行借助网络规避监管,事实上把自己变成了一家全国性的银行。

“无照驾驶“只是个说词,监管方面是看到了这类存款背后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存款信息确实不是很透明,而且也不稳定,良莠不齐,一不小心会损害到消费者的利益。

更加重要的是,这些存款产品的高利率,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容易引发存款大战,而这极容易引起金融系统性风险。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因此,2021年2月4日,人民银行召开了相关会议,进一步加强了银行存款工作部署。

会议强调了存款利率的重要性,它是整个利率体系的“压舱石“,虽然它已经有5年多没有调整过了,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因为存款市场竞争秩序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深入,银行的存款利率从名义上已经不再设置上下限。但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一个隐含的上限,用来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会议还要求银行坚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立足服务当地,不得以各种方式开办异地存款。杜绝金融伪创新,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在2021年1月中旬互联网存款新规则中规定,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渠道开展定期存款或者定活两便存款产品。那么意味着通过银行自身的网银或者手机银行等渠道还是可以的。

但本次会议又强调不得以任何方式开展异地存款,似乎和互联网存款新规有一定的冲突。这种冲突就在于如何理解这个“异地存款“上。

比如说,通过银行自身的网银购买的银行存款产品,按照互联网存款新规的说法,应该是可以的。但是这样和在互联网平台上面购买又有何区别呢?只是换一个购买渠道而已,仍然是全国人民都可以购买。显然这又和2月4号会议当中要求的不得以任何方式开展异地存款相冲突。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异地存款也有着不一样的理解,需要监管部门给出更加明确的解释。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监管方面关于银行存款的一连串组合拳,让一些中小银行有些无所适从,他们怎么做,才能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和行业变局?

监管方面对于银行存款的进一步加强管理,确实给一些中小银行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他们吸收存款的渠道又回到了原点,存款利率也得到了限制。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是无法和那些大银行进行竞争的。

眼下,不合规的银行面临的最紧急的任务是进行合规整顿,落实会议的指示精神,限制异地存款。

有一些银行已经率先行动了,通过银行网银购买银行存款的时候,会给出提示,询问客户是否在当地生活或者工作?只有选择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但这种做法似乎太粗糙了一些。

现在银行业已经开启了下半场,正在经历着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不妨抓住这次机会,依托科技的力量,进行真正的金融创新,实现弯道超车,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异地存款受限,获客渠道收窄,监管力度加大,中小银行何去何从?

另外,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金融机构抱团取暖,通过行业重整,区域融合,提升区域整体金融力量,共同抵御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异地   存款   商业银行   高息   渠道   银行   切身利益   储户   市场竞争   何去何从   秩序   力度   风险   会议   金融   体育   产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