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资本市场,我们听到最多的抱怨是什么呢?大家一定会说,是基金回撤。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无数基民们都在哭诉基金回撤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损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呢?甚至有的基民就此赎回了自己的基金。

我们不讨论基金为什么回撤?因为这个不需要讨论,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涨多了。这是资本市场固有的属性-波动性。

我感兴趣的是投资者对于基金回撤的反应为什么这么灵敏?难道是因为亏损吗?亏钱是会让人感到不爽,但我认为这不是基民们对基金回撤如此敏感的根源。

那根源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离市场太近。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其实基民相对股民来说,觉悟已经是提高了,至少他们认为买股票比买基金的风险更大。虽然有了这种意识,但行为却没有跟上。仍然像股民那样,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市场,每天都要看看自己的盈亏。

如果眼看着自己的基金每天都在亏损,任何人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种时候,也最容易做出决策上的失误。

我们知道,美国华尔街是全球市场消息最快最发达的地方,无数的投资者每天都聚集在那里,削尖脑袋想获得一手的资讯。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而股神巴菲特却正好相反,他总是待在离华尔街很远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

倒不是因为巴菲特害怕听到太多的市场消息,导致自己茫然不知所措,毕竟股神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具备过人的定力。

但有一点,他很清楚,如果离市场太近,一旦大脑的当前瞬间记忆能力被调动起来,反过来就会抑制大脑对未来事物的判断。

对当前的瞬间记忆能力和对未来的先知先觉能力,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是两个能力的极端,不可能同时拥有。

一个人如果执着于眼前的事物变化,往往缺乏远见卓识,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反过来,一个人如果对未来有预见能力,往往会对当下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基金投资本身是着眼于未来的,正如一个基金经理所说:“如果你不能忍受回撤,不愿意长期持有,就不要买我的基金。”

就在近日,一个管理着500亿基金的基金经理因为回撤幅度太大向基民的道歉。犯错才道歉,如果因为回撤而道歉,我觉得是不应该的,除非这个基金经理犯了原则性错误。

拿这波基金回撤来说,本质上就是因为基金抱团的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股票出现了回调,而这些股票之所以出现回调,是因为他们前期涨幅巨大,有的股票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出现调整也是必然的,对于基民来说,既然享受了基金上涨的快感,就要坦然面对基金回撤的痛苦。

那基民一定要忍受基金回撤的痛苦吗?当然不需要。按照前面描述的理论来看,基民只需要远离市场,就不会受到眼前损失的影响,对未来就会有明确的预期和坚守。

我们要相信,那些具备价值投资的核心资产,调整下来反而是机会。长期拥抱这些核心资产,必将带来丰厚的收获。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其实任何投资都是一样,基金如此,股票亦如是。如果天天盯着K线,必然会迷失在短期的波动之中。人在迷失的时候,会想当然地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

我们经常会发现,当你买入一支股票之后,就出现大幅下跌,你会觉得可笑,我为什么会买这支股票?

所以冲动和盲目,是导致亏损的本质。90%的投资者成为被收割的韭菜,根源也在于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人苏轼在千年以前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登高才能望远。

基金回撤,基民抱怨,基金经理道歉,大家如此敏感,根源是什么?

跳出眼前的羁绊,对未来充满希望,是当下资本市场投资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根源   华尔街   削尖脑袋   经理   基金   资本市场   股民   投资者   大脑   事物   眼前   敏感   能力   未来   股票   体育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