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卫灵公第十五15.20

15.20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求,此处当责、责备解。如果当“要求、苛求”讲,也能讲通。孔子说,“君子常自省,遇事遇问题常责备自己;小人反之,善于拿镜子照别人,遇事遇问题就去责备别人”。君子自我要求是“推己及人”;小人善于把自己置之度外,专心要求别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翻着各种主义小册子匡人。

  《论语集解》,谢良佐说:“君子无不反求诸己,小人反是。此君子小人所以分也。”杨时说:“君子虽不病人之不己知,然亦疾没世而名不称也。虽疾没世而名不称,然所以求者,亦反诸己而已。小人求诸人,故违道干誉,无所不至。三者文不相蒙,而义实相足,亦记言者之意。”

  杨时的意思,此句连同前两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是一个语义整体。君子无能,则无名,如果无能、无名,责任不在别人,在于自己不学习、不努力、不奋斗。小人反是,无能,却苛求于名利,不反躬自身,而是薄责于人。

  君子不是完人,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人,而是愿意追求自我完善、知错必改的人,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人,是有精神追求和文化信仰的人。一个团队或族类,这样的君子多了或者君子之行成为风尚,这个团队或族类才会充满发展的生机活力,才可能会受到别人或其他团队、族类的尊重。反之,团队或族类里小人横行,小人得志,小人当道,这个团队或族类就会充满乌烟瘴气,到处尔虞我诈,以相互倾轧、斗而胜之为人生乐趣。

  孔子倡导并欣赏人而为“仁”,人要有人性的光辉、有人性的温暖,不能因苟活而害义,却能杀身以成仁。生命诚可贵,但生命之外的清名更重要,勿留千秋之骂名。当然,有些小人帮的,喜欢骂孔子,只为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以期以假乱真、以小人伪君子也,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论语   求是   反求诸己   混淆是非   专门利人   毫不利己   无所不至   孔子   族类   无能   君子   小人   病人   善于   团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