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下滑,一组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经历过巅峰的2017,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就开始了一个下滑周期,到9102年的今天,依然未见转机,尽管6月份因为国五促销创造6月销量新高,但是紧接下来的七月八月又迅即被打回原形。

从每个月的销量报告看,尽管总体销量下滑但各品牌表现并不一样,日系车和豪华车成为弱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仅没有下滑而且销量还有增长,也有很多媒体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解读,当然大多是基于品牌和产品的。

我们也从合作伙伴那里拿到了一组数据,给各位看点儿不一样的。

注**:销量统计数据因统计口径问题和目前各位看到比较多的乘联会销量数据有一定差异。

汽车销量下滑,一组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这张图最上面是近三年的总体销量走势,中间显示了1到7月各地区的销量分布,而最下面则显示了各个不同地区的销量变化。

最下面这张图含金量很高,仔细看一下,2019年前七个月,分地区看各地销量有增有减,累计销量靠前的地区大多保持相对稳定或正增长,负增长主要来自销量靠后的地区且下降幅度较大。

销量较高保持正增长的地区有山东,上海,陕西,北京;

销量较高降幅较大的地区有河北,江西,湖南,贵州,辽宁等;

综合下来一个整体印象是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保持稳定或正增长,经济欠发达地区下滑较多。

下面这张从另外的几个维度展示了销量变化情况。

汽车销量下滑,一组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最上面显示东北地区是重灾区,销量下滑严重;

东部是销量主力地区,总体稳中有升;

中部和西部除个别省份外总体表现为下滑趋势。

中间部分,按照南方北方划分,南方销量占比更高,但是下滑幅度没有明显差异。

最下面按照城市级别来看,

一线城市增势明显但市场容量有限而且销量会主要体现在中高端市场;

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是销量中坚,总体表现尚可,保持小幅上涨;

三四五线城市本应是中国汽车销量增长的主力,也是中国汽车市场潜力所在,但是数据表明这个市场的消费力出问题了,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势头。

看完整体看局部,下图安徽省各地的形势可以让各位看得更清楚一些。

汽车销量下滑,一组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安徽整体表现为正增长,但是进入地区范围内看,分化形势非常严重,16个地市只有4个正增长,12个出现了下滑,强省会合肥一个市拿下了全省销量的30%增长超20%,排名第二的芜湖增长率接近40%,这大概率也是安徽全省经济形势整体表现的一个缩影。

汽车销量下滑,一组数据告诉你,哪里是重灾区

有了前面这样一组各地区市场的整体变化,回头再看各品牌销量的变化,很多事情就会有新的解读,日系和豪华品牌的逆势增长固然有产品因素,但是消费主体的变化也许才是更重要的原因,以下几点分析未必完全正确,和各位读者朋友共同探讨。

  1. 豪华品牌的销量增长主要还是来自于一二线城市,这一部分整体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增长,因此豪华品牌销量增长也是正常现象。

  2. 从整体看,以一二线城市为主的合资品牌市场空间依然在增长,日系在合资品牌竞争态势中表现出一定优势,法系韩系包括近期美系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受益者就是日系,大众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市场竞争,有人退步,有人原地踏步,持续进步的日系就一下子凸显了出来。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基本上目前市面上销量走势比较好的日系主要车型都卡住了市场变化的重要时间节点进行了重大升级换代,这恐怕不完全是巧合。

  3. 中国车市整体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潜力未能及时跟上前面一二线城市的步伐。一线城市由于限牌限购等因素主要销量来自车辆的更新升级,市场容量有限,准一线二线城市销量进入稳定期,原本应该接棒进入爆发期的三四线城市突然体力不支,一下就整体陷入了增长停滞。

  4. 三四五线城市销量下滑影响最大的就是低价格区间的自主品牌,以上汽通用为代表的五菱,宝骏以及自主品牌的中低价车型受冲击最大,从市场需求和销量变化的角度看,这是吻合的。

  5. 鉴于前面的分析,一二线城市如果能放开限购依然会有一定的市场容量也许短期可以让市场走势有所改观,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三四五线城市的市场增长。这也意味着国内经济发达程度要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渗透,这个取决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较长的周期,基本也意味着国内汽车销量增长有可能在目前这个台阶上停留比较长的时间

  6. 按地区看,东北本身各方面基础条件比较好,只是近些年的发展有些停滞,振兴东北就目前看无论是对车市还是中国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7. 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低端市场需求不振,原来自主偏低端合资中高端彼此虽有交叉但相对稳定的市场分配格局已经变了。自主品牌要想活下去,必须调整原来主打低价市场的策略,不断提高产品含金量,依靠性价比优势在中端乃至更高价格区间的市场范围内和合资品牌贴身竞争抢夺市场,自主品牌的一些车型产品力已经具备了和大众/日系硬刚的实力,就看主机厂领导们的决心了。

  8. 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在补贴退坡后将面临同样的竞争格局,除了类似牌照限行这种刚性政策红利外,弱市环境中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合资品携品牌优势压价下探,自主品牌凭价格优势逆势上攻,不仅仅是打价格战,更是营销能力和产品力,乃至企业实力的全面竞争。

车杂谈,一个有思考力的汽车号

关注我们

给自己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资中   重灾区   范围内   低价   大众   销量   车型   总体   自主   竞争   稳定   地区   汽车销量   品牌   数据   城市   体育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