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离市场越远你的收益可能越好?

4月底有条新闻刷爆了各大财经圈,啥事呢?

说的是有位大妈在2008年花了5万元买了一只股票,因为常年在国外,就基本忘记了这个账户和密码,近期前往证券公司准备重置密码的时候,发现当时投资的5万元已经变成了500多万。

为什么说离市场越远你的收益可能越好?

膜拜!13年的时间,100倍的收益。大妈自己都懵了,竟然一不小心就成了“股神”,A股的神话里她已经占据一席。

当然,大妈的这个投资多少是有点运气的成分。一是因为她买的是医药股,而且是近十年成长性最好的医药股之一,而没有投资高估值的概念股;二是大妈常年在国外,忘记了密码无法进行操作,也就没去管了。

为什么说离市场越远你的收益可能越好?

如果大妈知道密码或是没去国外,天天看盘,且天天关注各种热点新闻,结果又会怎样呢?

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位投资者,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利,后来他就帮自己的父亲理财投资,而学习的对象就是巴菲特。所以在自己投资成功后,2008年他与一位同样是做投资的好友一起竞拍了巴菲特的午餐。

这位投资者叫盖伊·斯皮尔,是一位资深且很纯粹的价值投资者。这顿午餐后,他将自己的的投资经历与巴菲特午餐后的一些心得写成了一本书《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我顿悟的5个真理》。

这本书并非教你如何投资,它只是作者一路走来所经历的故事,以及在这一路上的感悟。其中,第二个感悟是:远离疯狂人群与噪音

为什么呢?

因为外力经常扰乱我们的思维,使得我们丧失了理性,于是往往在最应该买入的时候反而卖出,或者是往往在最应该卖出的时候反而买入。人性中有一些东西相当丑陋且相当危险,即使像伊萨克·牛顿那样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免俗。牛顿曾在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泡沫中损失了毕生的积蓄。

从心理学上分析,我们经常依赖一条经验法则或心理捷径,它促使人们根据他们生活中所呈现结果的流行度或熟悉度来估计某个结果的概率,即可用性偏差。

就像很多人在选择投资标的时候,会根据可以获得的信息(热点新闻中提到的公司,朋友的推荐等)来选择,而不是通过详尽的研究来验证这只股票的好坏。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大脑是多么的不完美,并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克服思维短板、癖好和非理性又是多么的重要。

成功的投资者都会选择一个良好的环境,比如巴菲特选择在奥马哈,塞思·卡拉曼选择在波士顿,他们都远离了华尔街的狂热。

但不是说离开了“华尔街”就一定会有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互联网联结的全球,地球另一端的非常事件,很快就会被地球这端的人们所了解。所以,只要你是一个互联网人,你就很难远离。

所以,现在所谓的离开“华尔街”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大脑留出一片净土,腾出思考的空间。

比如巴菲特从最早设立投资合伙人公司,到后期控股伯克希尔哈撒韦来进行投资,除了一直都在奥马哈,而不是华尔街,还有他从来不看盘,甚至都没有电脑。大多数时间都在阅读和思考。

更重要的是,他不仅远离了喧嚣,而且还为自己的投资设立了一套标准,并严格照此执行:

1、我们能够了解的;

2、有良好长期前景的;

3、由诚实和正直的人们经营的;

4、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价格买到的公司。


而他的老搭档有“幕后智囊”和“最后的秘密武器”之称的查理·芒格,为自己、为伯克希尔,也为广大投资者整理了一份《投资和决策检查清单》


风险:所有投资评估应该从测量风险(尤其是信用的风险)开始

测算合适的安全边际;

避免和道德品质有问题的人交往;

坚持为预定的风险要求合适的补偿;

永远记住通货膨胀和利率的风险;

避免犯下大错;

避免资本金持续亏损。

独立:“惟有在童话中,皇帝才会被告知自己没穿衣服”

客观和理性的态度需要独立思考;

记住,你是对是错,并不取决于别人同意你还是反对你----唯一重要的是你的分析和判断是否正确;

随大流只会让你往平均值靠近(只能获得中等的业绩);

准备:“唯一的获胜方法是工作、工作、工作、工作,并希望拥有一点洞察力。”

通过广泛的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终生自学者;

培养好奇心,每天努力使自己聪明一点点;

比求胜的意愿更重要的是做好准备的意愿;

熟练地掌握各大学科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想要变得聪明,你必须不停地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谦虚:承认自己的无知是智慧的开端

只在自己明确界定的能力圈内行事;

辨认和核查否定性的证据;

抵制追求虚假的精确和错误的确定性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别愚弄你自己,而且要记住,你是最重要被自己愚弄的人。

严格分析:使用科学方法和有效的检验清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疏忽

区分价值和价格、过程和行动、财富和规模;

记住浅显的好过掌握深奥的;

成为一名商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宏观经济或者证券分析家;

考虑总体的风险和效益,永远关注潜在的二阶效应和更高层次的影响;

要朝前想、往后看----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配置:正确地配置资本是投资者最重要的工作

记住,最好的用途总是由第二好的用途衡量出来的(机会成本);

好主意特别少----当时机对你有利时,狠狠地下赌注吧(配置资本);

别“爱上”投资项目----即使你投入巨大心血,也要依情况而定,照机会而行。

耐心:克制人类天生爱行动的偏好

“复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不到必要的时候,别去打断它;

避免多余的交易税和摩擦成本,永远别为了行动而行动;

幸运来临时要保持头脑清醒;

享受结果,也享受过程,因为你活在过程当中。

决心:当合适的时机出现时,要坚决地采取行动

当别人贪婪时,要害怕;当别人害怕时,要贪婪;

机会来临的次数不多,所以当它来临时,抓住它;

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人:投资就是这样的游戏。

改变:在生活中要学会改变和接受无法消除的复杂性

认识和适应你身边的世界的真实本质,别指望它来适应你;

不断地挑战和主动地修正你“最爱的观念”;

正视现实,即使你并不喜欢它----尤其当你不喜欢它的时候。

专注:别把事情搞复杂,记住你原来要做的事

记住,声誉和正直是你最有价值的财产----而且能够在瞬间化为乌有;

避免妄自尊大和厌倦无聊的情绪;

别因为过度关系细节而忽略了显而易见的东西;

千万要排除不需要的信息;

直面你的大问题,别把它们藏起来;

终身学习

就算沃伦·巴菲特也不得不成为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层次较低的生活也有同样的要求,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再拿沃伦·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会发现他醒着的时候有一半时间是在看书。他把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来跟一些非常有才干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那些都是他信任且信任他的人。


人的本性很多时候都是很难克服的,就像恐惧和贪婪、可用性偏差、近因偏差、结果偏差等各种心理。所以投资的时候,为自己的决策设计一套检查清单,或许能够帮助自己规避一些投资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希尔   华尔街   分析家   可用性   偏差   大妈   贪婪   午餐   清单   投资者   收益   聪明   风险   密码   时间   体育   工作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