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前言

为什么在广西桂林出文人多,而武将不多?因为桂林自古文风极盛,整个民间也是重文轻武。特别在明清两代。文人辈出,现在的靖江王府的遗址还有“三元及第”的匾牌,但似乎没有什么武将。一直到孙中山先生首倡革命以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才出了李宗仁、白崇禧两位将军。

这正应了形势逼人强,乱世造英雄的说法。

李宗仁和白崇禧,一位是桂林西乡人,另一位则是桂林南乡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李、白二人推诚相见,携手合作,同甘共苦,久经考验,老而弥笃。于是李、白遂扬名于人口,友情事功,相得益彰。

北伐战争中白崇禧的军事才能大放异彩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蒋介石就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职。十四日,蒋介石呈请国民政府任李济深为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白崇禧为副总参谋长。十六日,军事委员会作出决议,李济深总参谋长坐镇广州,由副参谋长白崇禧随军出发,代行总参谋长职权。

北伐军最早进入湖南的是第七军。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八日,蒋介石送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出发,至石围塘方返。六月二十八日,蒋介石令第四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统率所部暨叶挺独立团自韶关出发援湘。在此以前,唐生智已于六月二日在衡阳就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职。七月六日唐生智军会同四、七两军分四路进兵攻击叶开鑫,叶军纷纷溃退。七月十日,国民革命军第四、第七、第八军克复长沙,叶开鑫退往岳州。

七月二十七日,蒋介石偕白崇禧出发北伐,在黄沙登车首途,午后到达韶关,二十九日抵乐昌城。八月九日到衡阳,十一日夜十时抵株洲,唐生智在江岸迎候,凌晨三时入长沙。

八月十二日晚八时蒋介石在长沙召集军事会议,参加的有:白崇禧、李宗仁、唐生智、陈可钰等,会上决定采纳李宗仁、唐生智两军长的意见,以第四、第七、第八三个军担任北伐军的正面作战,从湖南进攻武昌;以第二、第三、第六三个军为右翼,在赣湘边界监视孙传芳;以第九彭汉章第十王天培两军为左翼军,集中常德,指向鄂西。

由湖南进攻武汉的第四、第七、第八军为中央军。十八日发动总攻。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十九日,唐生智的第八军开始进攻汨罗江,李宗仁则率领第四军和第七军进攻平江。一仗打下来,吴佩孚兵败,只得带领残部溃退到汨罗江北岸。

第七军继续向羊楼司追击, 由于交通问题,行军缓慢,第七军直到八月二十六日才到蒲圻,刚到蒲圻,李宗仁得知第四军正在汀泗桥与敌军打得不可开交,李宗仁马上命令胡宗铎率领第二路军跑去增援,部队到达李湾时发现敌军已被击溃逃窜。这汀泗桥本来是天险。易守难攻,但第四军血战两两即攻陷,从此第四军享有“铁军”之名。

吴佩孚在南口战胜冯玉祥后,即亲自南下督战,刚到汉口,闻汀泗桥已失,即率卫队团、军官团、刘玉春第八师、张占鳌第十二混成旅,并收容陈嘉漠、马济等残部扼守贺胜桥,阻北伐军前进。

八月二十八日,蒋介石与白崇禧一起到蒲圻,召集唐生智、李宗仁开会,会议决定部队应乘胜前进,并命令何键、夏斗寅两师从金口渡江进袭击汉阳和汉口,实施调虎离山之计,让吴佩孚被迫分兵兼顾,以利于中央军主力进围武昌城。

八月三十日,第四军经整天的血战,攻克贺胜桥。吴佩孚乘装甲车督战,曾手刃后退的团营长数人,然而终于无法挽救败亡,只有率残部退守武昌。以刘玉春为守城司令。此时吴唯一的希望,是促孙传芳从江西斜出平江、通城,以解武昌之围。他本人却逃到汉口去了。

九月四日,蒋介石与白崇禧一同到武昌南湖,商攻城计划,委李宗仁为攻城总司令,陈可钰为副司令,制订攻城详细计划。但按计划实施后,毫无进展,因敌人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乃改用封锁方法,使敌弹尽粮绝,然后进攻。

当北伐军进围武昌的时候,孙传芳即在江西发动,以一部溯江西上,进犯鄂城,以解武昌之围;以一部由阳新、大冶斜出汀泗桥,以断革命军的后路。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针对此一形势,蒋介石于九月十日令李宗仁率第七军开赴大冶袭击陈调元、马登瀛部,并相机进攻赣北。九月十七日,蒋介石自率第一军第二师刘峙部离鄂赴赣督师, 武昌攻城司令以陈可钰继任。十月十日,第四军第十师由保安门,第十二师由通湘门入城,擒获刘玉春。陈嘉漠为唐生智的第八军俘获,先鄂后赣的作战,至此告一段落。

蒋介石与白崇禧于九月十七日离湖北由长沙进入江西进行督战。九月十九日,到达萍乡。二十二日,到达宣风市。二十五日到达分宜。

白崇禧向蒋介石汇报了这几天对西江进攻的战况,蒋氏聆悉南昌得而复失,第一军第一师王柏龄部损失重大,不禁大惊失色。

原来,第一军第一师于九月十三日克铜鼓后,即前进到大段与第六军会合。第六军于十六日克同安,到十八日再与第三军合力攻高安。十九日,第六军第十九师攻克南昌。九月二十三日,孙传芳以邓如琢、郑俊彦的优势兵力反攻,王柏龄的第一师首当其冲,全师尽没,连累到第六军也受挫折,以致南昌又入敌人手中。

蒋介石于九月二十五日电李宗仁,命令李宗仁从兴国袭击九江,将孙传芳的退路断掉。李宗仁率部当天向瑞昌前进。

九月二十七日,到达了洋港。二十八日,钟祖培旅先出发,上午十一点钟,先头部队到达石里头附近,即与谢鸿勋的第十四团发生迎面撞上,发生激战,一直打到下午三点,才将敌军击溃。据俘虏的口供,谢鸿勋的主力实际上在箬溪。

九月二十九日,李宗仁令第二路胡宗铎向箬溪前进,自已则亲自率第一路夏威部当天晚上晚,悄悄绕到箬溪侧后的马脊山。

九月三十日拂晓,两路军分攻合围,使敌人腹背受敌。当日下午三时,将敌全部击溃,毙敌旅长庞广荫,主将谢鸿勋受伤赴沪就医不治毙命。

李宗仁在箬溪大胜后,决心进攻南海铁路线上的战略要地德安。经过十月三日的竟日苦战,终将敌击溃。下面是李宗仁于四日向蒋介石电告此段的战斗经过:

晨宗仁部开始向德安运动,九时行抵距德安十里,即与敌遇;敌以四旅之众顽强抵抗,并向我右翼包围,经我痛击,始将敌拒止。激战至下午五时,敌我短兵相接,肉搏逾一小时之久,敌乃不支,纷纷溃退。此役我第九团团长陆受祺阵亡,官兵伤亡一千余人。敌军死伤亦千余人,尚有溺水死者数百人。计夺获敌人营炮七门,水机关枪八挺,步枪千余支,俘虏千余人,残敌大部向九江溃退。

十月四日,李宗仁探悉:瑞昌方面有敌向德安急进,白槎亦有敌军似欲切七军归路。为求迅速脱离敌人包围,决定于十月七日将全军撤回箬溪。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李宗仁回驻箬溪的第二天,即十月八日,才与第一军、第六军取得联络。并接到程潜军长通报:蒋总司令接到第七军进攻德安的报告后,一、已令第六军及第一军第一师(代师长王俊)由严汤山渡修水到建昌,与第七军切实联络;二、蒋总司令已督率第三军及第一军第二师反攻南昌。

十月十一日半夜,陈调元率领万余人赶到王家铺。并且有向箬溪挺进的架势,李宗仁得知这个消息后,遂决定先破王家铺之敌,铲除后顾之忧。

十月十三日开始,第七军经过两天一夜的苦战,始将陈调元所部第二军刘凤图、第三军毕化东各三团,另骑兵一团击溃。七军亦伤亡重大,未能跟踪追击。

十月十四日,程潜与李宗仁在桂堂举行会议,决定第六、第七两军于十八日反攻德安。适接蒋介石来电:各军应暂行休整,俟增援部队到来,再攻南海路之敌。估计增援部队在十月底前到达。

不久,白崇禧衔蒋介石命,携带《肃清江西作战计划》到箬溪来,李宗仁知白氏此行关系重大,特派参谋黄远镇带兵一排到半路接他。白崇禧对李宗仁说:

“这一次来到前线,还负有协调各军作战行动的任务。”

依照白崇禧带来的作战计划,指定朱培德指挥右翼军,程潜指挥中央军,李宗仁指挥左翼军,各军于十一月一日对南浔路之敌开始总攻击。

李宗仁所统率的左翼军,包括第四军张发奎师,其目的在截断南浔铁路。李宗仁以张发奎师攻击德安敌人的右侧背,第七军进攻德安正面之敌,不料驻德安敌军仅陈光祖部三千人,接触仅四小时即弃城向东南溃退。十月二日午后,张发奎师向马回岭协助独立第二师贺耀祖部击敌。

张发奎、贺耀祖两师,于二日攻到马回岭车站,当时敌军为颜景宗、上官云相、马登瀛等三个混成旅。三日晨,张贺两师击破敌人,追击到黄老门,停止待命。

马回岭既然拿下,镇守九江的周凤歧不战而退往浙江。第四军和第七军则乘虚占领九江。克复九江的消息传来,给了第二、三、六各军士气极大地鼓舞,想一鼓作气拿下南昌。敌将唐福山死守南昌毫不退让 ,导致革命军久攻不下,而且敌人的援军随时可能赶到。情况非常危急,蒋介石对此形势也深感焦虑。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白崇禧根据形势判断敌人必不甘心于失败,喘息之后肯定会进行大举反攻,就下令在米街准备船只、浮桥,把围攻南昌的部队撤下来,全力歼灭南浔铁路的琉璃车站,将南昌之敌孤立起来。

蒋介石要白崇禧指挥第六、第七两军部分兵力,夜袭琉璃车站。白崇禧以为晚上黑漆一团,敌我不分,不如等到次日拂晓进攻为宜。正在这个关键时刻,万寿宫方面的郑俊彦因失利率领三个军的兵力退到马口。蒋介石委派白崇禧为追击总指挥,率领第七军陶钧的一旅和其他两个,连夜进行追击。

此时,第十四军赖世璜部也从赣南调到赣北,因事先未有联络,黑夜与刘士毅的一师遭遇,遂发生激战,后来白崇禧审视俘虏,发现他们身上系有用以联络的红白色衣带,才知是自己的部队,白崇禧的判断是对的,由于蒋的指挥,真搞得敌我不分。

白崇禧当命令刘士毅:连夜绕过马口,毁掉敌人通往余干的浮桥。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八日,是一个在北伐史上值得记忆的日子。白崇禧率陶钧旅于是日上午十时与敌在马口墟附近激战四小时,郑俊彦见大势不妙,只身而走。所部三个军因浮桥被刘士毅部所毁,后无退路,前有追兵,乃派一军使前来接洽投降。

那时白崇禧只有三十三岁,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什么也不怕。他由军使陪同,亲到敌营视察。孙传芳部的三个军长王良田、李彦青、杨赓和见白崇禧突然来到,咸表惊异,几乎连话也说不出来。他们请求不要解除武装,白崇禧对他们说明天下大势后,准许他们三人携带少量枪支由南海路回到孙传芳处。其部队则归白崇禧指挥、统率。他们三人大喜过望,说想不到得如此宽大处理。

白崇禧将上面处理经过电告在庐山的蒋介石,蒋复电大不为然,谓“如此处置无异资敌”。着将此三人逮捕送到汉口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白崇禧只好遵命办理。

其时,刚好总政治部派工作人员金佛庄到南京进行地下活动,被孙传芳部下捉去枪毙了。蒋介石闻后十分生气,一面打电报给邓演达,令其于三个军长中挑出二个枪毙;一面打电报给孙传芳说:

“我已枪毙你的两个军长,如你尚迫害我工作人员,你应知道尚有数万部下在我手中。”

后来白崇禧到九江,最初还不知道蒋介石生了这样大的气。还是蒋氏的机要秘书潘宜之把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白崇禧立刻去见蒋介石,重申他的主张说:

“革命军以收揽人心为目的,我们要使敌人感恩戴德。孙传芳杀金佛庄,指他是谍报人员。我们如杀孙的俘虏,恐怕要受到‘白起坑降卒’的批评!”

此时,蒋介石虽有余怒,唯只得愤愤地说:“电报已经发出去了。”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邓演达接蒋氏电报后,即枪毙了王良田、杨赓和。不久,陈调元参加革命,被委为第三十七军军长。白崇禧在陈调元处见到李彦青。

李彦青跪下来对白崇禧谢救命之恩!白崇禧则推脱这是邓演达没有挑不到你,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十一月七日革命军占领南昌城,孙传芳入赣部队,丧失无余,于七日悄然乘舰去南京,革命军对江西的作战,至此胜利结束。

革命军克复武汉,打败了吴佩孚。进兵赣北打败了孙传芳。此时雄视关外的张作霖,认为应该轮到他来遏制北伐军的进展了。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张作霖从奉天到天津。十三日,在天津召开干部会议,张宗昌、褚玉朴和孙传芳的代表杨文恺均列席。会上讨论了联合抗拒北伐军的问题。

十九日,孙传芳微服到天津,向张作霖求援。本来孙传芳与奉军有夙怨,但而今难到临头,不得不释嫌结好。

十二月一日,张作霖在天津就安国军总司令职,即任孙传芳、张宗昌为副总司令。十二月四日,孙传芳回到南京,即就安国军副司令职,仍兼任五省联军总司令。安国军进攻革命军的第一步计划是:催促吴佩孚由河南反攻湖北,孙传芳由浙江反攻江西。另以奉军入河南支援吴佩孚,张宗昌的直鲁军接防苏皖北部。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张宗昌、孙传芳、陈调元在南京开会,决定以陈调元负责安徽沿江防务,孙传芳以全力对浙江,直鲁军由皖北进军作战,会上张宗昌提出,以沪宁路及淞沪归直鲁军接防。孙传芳没有接受,但直鲁军已实行渡江。华东人民对孙传芳早已离心,今见他引狼入室,更起反感,从而加速其彻底的崩溃。

十二月二十九日,孟昭月接受孙传芳的任命,在杭州就浙江总司令职,所部自杭州向萧山、富阳推进。一九二七年一月,革命军决定乘势进攻,将孙传芳的力量彻底解决,分兵三路,指向东南。以何应钦指挥东路军攻浙江,但因何在福建处理闽局善后,迟迟未能出动,故以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出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另以程潜为江右军总指挥,沿长江南岸,直取南京;李宗仁为江左军总指挥,由长江北岸进攻皖北,截断津浦铁路。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白崇禧经过平定湖南湖北战争的运筹帷幄,和江西作战的熟练指挥,受到蒋介石的最大信任,俾以东路军前敌总指挥的重任,白崇禧不待何应钦所率的主力部队到达,仅用前沿战线的少数兵力,即能实现平定全浙的任务。而且他所指挥的部队,与他个人从无历史渊源,竟能运用自如,如臂使指。对此,充分显示出他的指挥天才。

当孙传芳大举援赣的时候,曾令他的第四方面军周荫人部由福建进攻广东。周荫人于一九二六年九月中旬到龙岩,分兵三路,以饶平为进攻目标,企图冲过韩江,下窥潮汕。

革命军以何应钦为东路军总指挥,九月二十七日,何氏到高坡督师,以第一军谭曙卿第三师为左翼,第一军冯轶斐第十四师任中路,张贞第四独立师和钱大钧第二十师一部任右翼。

敌我双方于十月九日下令总攻。敌军右翼无进展,左翼攻入粤境,中部刘俊所部一旅竟深入到梅县的松口。何应钦先集结中左两路在蕉岭山间,从这里以大部兵力袭取永定,一部会合事先已约定附义的曹万顺、杜起云两旅夹攻峰市孙云峰旅。十一日,两处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即回师松口攻刘俊的背后。

结果,刘俊死于乱军之中,全军溃散。情势发展到此地步,周荫人仓皇逃往延平,其左翼张毅一师退往漳州。自此闽境不再有任何战事。十二月二日,何应钦攻下福州,周荫人兵败由延平到浙江去了。

一九二七年一月,国民革命军决定从江西进攻浙江,而孙传芳军也在磨刀霍霍决定浙江攻打江西,双方大战一触即发。一月四日,孙传芳旗下的孟昭月军与富阳的国民革命军周凤歧部发生激战,周凤歧顶不住,发电报向蒋介石告急,蒋介石先派第一军第二师刘峙部驰援。刘部于一月十七日在衢州与孟昭月军接触,革命军进展迟缓。

一天,蒋介石一面看着刘峙发来的电报,一面用手猛擦他的光头对白崇禧说:

“浙江战事不利,并非兵力不够,而是指挥不当,以致第一军和第二十六军未能协调行动,我看你我两人必须有一个前往前线指挥。”

白崇禧知道蒋介石在用激将法,明明蒋氏要他去,而又故弄权谋。白崇禧坦然说你要统管全局,不能去指挥局部战争,自己去比较合适,蒋介石听后十分高兴。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三日后,蒋介石即任命白崇禧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从此,东路军有两个总指挥,一是何应钦;一是白崇禧。何、白两人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互相提携,配合相当默契。

白崇禧组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时,把张定璠为写为参谋长。张定璠为江西南昌人,与白崇禧为保定军校三期同学。他性和易,有风度,卓识慎行,熟思深虑,生平未常疾言厉色,而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天生的幕僚人才,所以从此以后,一生都得到白崇禧的青睐和信任。

另外白崇禧又调总部秘书潘宜之为总指挥部秘书长,潘宜之湖北广济人,曾肄业于保定军校,因病中途退学。在白崇禧部幕中,笔墨水平不是他擅长的一面,但口才好,能言善辩,处理各方面关系,有其独到之处。

李宗仁在九江知道白崇禧被任为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也十分高兴,愿意从第七军中拨出四团人马作为白崇禧的基本队伍。白崇禧对李宗仁说:

“第七军只保持着九团人的实力,我以为凡是军事力量合则坚强,分则减弱。四团人对我无用,而对于你则有很大帮助。”

白崇禧终于辞谢了李宗仁的好意,但仍请李氏在第七军中选出三百人作为他的卫队,李宗仁当照办,并派黄瑞华为卫队长。

一九二七年一月下旬,白崇禧从南昌出发,经上饶、玉山至浙江境内的常山,在他未到常山时,前方第一军和第二十六军的部分散兵已退到常山。白崇禧为了虚张声势,沿途打电报到常山,表明大军不日到达。并令常山县政府在常山港封两万人用的船只以应急需。

白崇禧在常山住了一晚。一月二十五日到衢州召集团级以上干部训话,鼓励士气。他的部署是:以周凤歧指挥他的第二十六军及陈仪的第十九军一部为右翼军,沿衢江南岸向金华、兰溪;白崇禧亲率第一军第一师(薛岳)、第二师(刘峙)、第二十一师(严重)及李明扬的先遣队为中央军,由衢江北岸向兰溪、严州;戴岳、第五师谭道源、第六师戴岳兼为左翼军,向开化、遂安,以掩护左侧背各部队。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白崇禧从衢州督率各军继续前进,出发前接到何应钦来电:

“已令曹万顺第十七军从海道北上,自率赖世璜第十四军经赣兼程入浙。”

至二月二日,第二十六军克金华,先遣队占兰溪,第二师占寿昌。三日,第四师占遂安,五日第五师占淳安,第二十六军占浦江,先遣队占严州。六日,先遣队占桐庐。孙传芳军兵力雄厚,且占有地利,但因士气不振,屡战屡败。孟昭月与周荫人的部队又在前线自相攻击,两败俱伤,俱向杭州退却。白宝山、冯绍闵见孟周内讧,也自向南退却,保全实力。

孙传芳见他的前线部队节节败退,非常焦急,乃由南京调他的卫队旅由旅长武铭率领到浙增援,另由宁波调段承泽旅向绍兴移动,随后向诸暨、桐庐一带反攻。二月十一日,孟昭月的补充团攻姚公埠,被第二十六军击退,虏获孙军新近的作战计划,知道孙军主力即由富阳进攻桐庐。

此时,白崇禧的指挥部驻兰溪,他接何应钦电告,知第十七军于二月十日可到温州;第十四军于十五日可到永康。白崇禧计算了距离和时间,认为非稳占诸暨、桐庐、分水之线,则不易做到安全掩护;非前进攻击,则这一线也不可能确切占领。他还考虑到桐庐、分水一线,山岳连绵,分水河横贯其间。桐庐北临分水河,东枕富春江,形势尤为险要。桐庐得失,关系全局,万不能使其落入敌人手中。现在守桐庐的先遣队,龙蛇混杂,恐有不稳。二月十三日,白崇禧令第一师第一团连夜用船输送,限天明前赶到桐庐增援,并令中央军各师向桐庐以西,第四、第五两师向分水地区前进。中央军一到,即与敌接触,战斗极为激烈。

白崇禧最喜欢用迂回包抄的战术,二月十五日,在桐庐战况尚未分晓的时刻,他亲率第一师薛岳、第二十一师严重及第五师一部从左翼向新登进行大胆的迂回进击,到凤山庙,时已傍晚,知浪石埠敌人已溃向新登,唯桐庐情况不明。十六日,白崇禧继续前进,中途接刘峙在十五日下午三时由浪石埠发出的报告:

浪石之敌虽已击退,然敌新增两旅攻我右翼,且向我右后迂回。我第二师及第一师第一团连日作战,损失甚大,孤军撑持,势甚危急。请即回师夹击该敌,或退到分水河南岸与敌相持,以待我福建主力军到来,再行决战。

这真是颇费考虑的问题。白崇禧当机立断,认为只要摧毁敌的后方,它的前线自然崩溃,而且各追击部队正在急进,忽令退却,必然影响军心,恐反为敌所乘。白崇禧因令刘峙坚守桐庐,自己则督促各部加速前进。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二月十六日上午十时,第二十一师先头部队已占领新登县城,白崇禧下午一时也到新登。此时,已知桐庐敌军已于昨夜向富阳撤退。白崇禧即令薛岳、严重两师及第四师成副师长即出动向富阳、余杭方面续进。午后九时,在新登再下一道命令:

“本军以一部在新登、富阳截缴溃敌枪械,主力向杭州、余杭追击。”

白崇禧这一次迂回追击,使敌腹背受敌,全部溃败,孙传芳的卫队旅长武铭被俘,缴械无数,是一次最成功的追击战。第一军第一师薛岳于二月十八日占领杭州。白崇禧于十九日,也到达该市。


回顾白崇禧在衢州时,何应钦曾来电,主张白军退守仙霞岭的常山、江山,待他率福建主力部队到达后,再会师进攻,以免为敌各个击破。以后蒋又来电:

“衢州为战略要点,战守由兄自决,中不遥制。”

白崇禧慎重考虑后,认为革命军系南方部队,宜攻不宜守,攻则气盛,守则气馁,故决定既不退也不守,转而采取攻势,因而取得克复杭州的胜利。

后续

不可否认,在国军将领中,白崇禧的军事才能算是出类拔萃了,抗战初期,白崇禧与周恩来合作得很好,如李宗仁的五战区设立一个动员委员会,由白恂周之请,荐钱俊瑞、范长江去担任该会的领导。

北伐战争时,蒋介石干了件什么事?让白崇禧说出白起坑降卒的典故

又如台儿庄大战爆发后,白崇禧奉派去徐州赞勷李宗仁指挥作战,到时白崇禧特接纳周恩来的建议,在战术上采用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紧密结合的方针,从而取得台儿庄血战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发表后,白崇禧对这部战略巨著深为赞赏,将其基本精神摘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经蒋介石同意,将此两语由军事委员会令发全军,作为对日作战的指导方针。

只是终因站错队伍,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后也是落兵败后逃到台湾的结局,默默无闻度完余生,其结局也是令人唏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军   德安   常山   蒋介石   桐庐   富阳   武昌   革命军   东路   南昌   什么事   总指挥   作战   江西   浙江   典故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