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莱芜战役的前奏

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被粉碎后,遂改为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这本身就是蒋介石的高级军事秘密,也就是后面的莱芜之战,我军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而其中的莱芜战役,是我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一次重大战役。莱芜战役的胜利,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谁呢?在莱芜战役打响之前,就已经做了哪些结工作?

如鲁南兵败,则淮海战役至少要推迟,整个战局情况大异。”这些评价与说法,都在客观地看待他与莱芜战役。以及莱芜战役在当时和之后对整个战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人就是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

他在开完国军高级军事会议之后,率部开往山东解放区,调防青岛时的国民党陆军第四十六军:

军长韩练成中将,参谋长杨赞谟少将。下辖一七五师、一八八师、新编第十九师3个师。

一七五师:师长甘成城少将,副师长陈炯少将,辖五二三团(团长周宇上校)、五二四团(团长夏越上校)。

一八八师:师长海竞强少将、副师长刘维楷少将,辖五二六团(团长阳光上校)、五六三团(团长韦照心上校)。

新十九师:师长蒋雄少将,副师长巢威少将,辖五十五团(团长卢玉衡上校)、五十六团(团长夏富光上校)。

第五十五团战斗力最强,战功也最卓著。一七五师师长甘成城,是桂系的少壮派,在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大反攻”时表现得非常抢眼,是国军中少数公开下令处决日军的将官。这是四十六军的基本建制。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国民党第四十六军由海南奉命北调时,任务是担任北平和上海的安全警卫任务。当一七五师刚刚到达上海后,蒋介石又调该军开赴山东作战。而这个时候,一八八师还在海运途中。四十六军各部到达青岛后,归国民党第二绥靖区长官王耀武指挥。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达成后,蒋介石虽然与中共达成“停战协定”,但在幕后却积极进行反共内战的军事准备,以协议作为掩护发动内战的外衣。蒋介石为争取时间,布置内战兵力,于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在北平成立“军事调处执行部”。在这个幌子下加速战争的准备,郑州绥靖公署就是在这个时期成立的。

1946年1月下旬,蒋介石召见王耀武,命令其率第四方面军秘密空运济南,建立第二绥靖区司令部,王耀武任司令官,其主要任务是遏制山东全境解放区的活动,并切断山东解放区与东北解放区的联系。这是韩练成部开往山东青岛的前奏。

1946年2月,蒋介石又在南京召开了以整编部队为名、积极备战为实的军事会议,玩弄了一套缩编建制的把戏,即把“军”改编为“整编师”,表面上缩小了建制,而实际上充实了兵员。

1946年3、4月间,蒋介石为了要打内战,开始总动员。在南京召开了所谓复员整军会议。1946年10月,韩练成参加了蒋介石主持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蒋介石提出,要“5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军队”。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了。

1947年1月,国民党军集中11个整编师,分别由陇海铁路东段和胶济铁路中段实行南北对进,进攻山东解放区,企图在临沂附近或沂蒙山区与华东野战军决战。


莱芜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交锋的是陈毅司令员指挥的华东野战军9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共约27万人。

1947年1月下旬,华东主力部队按照中央军委1946年12月23日和1947年2月3日电令统一整编,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成立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漱石为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同时,成立中国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前委,陈毅为书记。野战军在临沂附近召开军事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一系列指示,陈毅代表前委作了《一面打仗,一面建设》的报告。他指出了华东野战军和山东战场的特点以及承担的任务。陈毅的报告不但概括了山东战场与整个解放区的关系,也暗示了莱芜战役在山东战场的地位、作用和取得莱芜战役的必胜信心。为鼓励士气,陈毅还亲自编写了倾注着激情的《决胜之歌》,以迎接莱芜战役胜利的春天。

在这个背景下,韩练成的第四十六军开进山东青岛。

韩练成如何开启与陈毅秘密来往?

1946年深秋,韩练成第四十六军调离海口,由海路移防山东青岛一带。1947年1月进驻平度县兰坻镇,这里是韩练成初到山东的军部驻地。

韩练成第四十六军北调山东时,周恩来在离开南京返回延安之前,找夏衍谈话,要他写信给韩练成,劝韩练成信守“君子协约”。同时给陈毅、饶漱石发去“绝密”电报,说明韩练成的经历,叫他们相机做些工作,可用“洪为济”这个暗号与韩练成联系。这是当时中央高层的绝密。

韩练成拜见董必武后,董必武通过党中央,将韩练成的关系转告华东局。1947年1月,华东局电台收到了党中央转来的一份绝密电报:

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已海运青岛,该军军长有起义可能,望华东局迅速派人以×××的名义,与该军长取得联系……

当时留在山东临沂主持华东局日常工作的是新四军副司令员兼山东军区司令员张云逸、副政委黎玉、政治部主任舒同。在一个小型高层会议上,面对这样一份充满着诱惑力的绝密电报,华东局的负责同志都兴奋了,但大家反复琢磨,一时感觉不知从哪里下手。这军长是谁?与党中央和董必武的关系?是党内同志还是统战对象?

华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刘贯一部长说:

“这四十六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精锐,全副美械装备。或许是李宗仁、白崇禧为了保存实力才这样做的。”

舒同说:

“不像,但这个美械装备的数万人的军事力量有起义可能,我们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做好接洽工作。”

韩练成四十六军进驻青岛后,华东局负责情报联络的官员名叫刘贯一。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北京通县人。1925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就到包头西北日报社工作,第二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在包头《西北日报》以记者、编辑身份进行地下革命斗争,对冯玉祥和西北军的背景非常了解,包括当时在西北军的共产党人。

后来,又做过新四军军部敌工部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国军工作部副部长,是陈毅的老部下。在华东野战军与韩练成取得联系的过程中,他起过重要作用,整个过程他是亲历者。他于1948年1月3日提供的《关于争取(国民党)第四十六军军长韩练成的工作情况报告》,详细记载了华东野战军与韩练成在莱芜战役过程中的情报往来。

华东局会议研究的结果,决定派联络部科长、广东人陈子谷前往完成这项任务。

陈子谷是华侨,原本是广东汕头港外南澳岛一家渔民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贩子卖给了一个旅居泰国的商人陈峥嵘,他的少年时代是在曼谷度过的,家境非常优裕。后来他向往祖国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就偷偷地背着家人回到了祖国,先后在汕头等地读完初中和高中。

1932年来到北平,考入中国大学,在这里接受马列主义并加入共青团。1934年东渡日本留学,毕业后投奔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

1938年2月,分配到新四军军部。他懂日语,就参与做敌工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之中,参加过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的战役。

政治部主任舒同与陈子谷面谈,详细交代了去国民党四十六军工作的要求,并强调说:

“这个任务非常光荣,也很艰巨,关系到整个山东的战局。”

陈子谷表示:一定会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出色地做好工作。

陈子谷肩负着使命出发了,外表是完全的商人打扮,装束得像模像样。离开滨海军区,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渡过河,向平度县兰坻镇走来。路上,不时有国民党军队的巡逻哨兵盘查,陈子谷每次亮出“面呈韩军长亲启”的信札后,都会放行,并摆手请他上路。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兰坻镇,是靠海边的一个较大的集镇。街道上有不少店铺,但大都关闭着,显得很冷清。往来的行人,看上去大都是军人,老百姓很少。长期战乱,这里已经显得空旷凄凉,街景萧条。

初冬的兰坻镇,更是伴随着北方独有的清冷。可韩练成心里却热乎乎的,他在等待一个人,而且还不时地向外张望。

此前,韩练成收到过一封信,内容大致是说:他是上海洪为济的外甥,做生意亏本了,想到他这里谋个差事。韩练成明白了,他知道这个“洪为济”是董必武在上海的化名。

陈子谷到达兰坻镇。陈子谷掏出信函,向迎面走来的军官打听。军官仔细打量了陈子谷之后说:

“好,你就在这里稍等一下。”

不一会儿,这位军官走过来客气地招呼说:

“军长请你进去。”

四十六军军部设在街中区一家商店里。韩练成一个人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正在焦急地等候陈子谷的到来。

眼前,就是这个山东军区的陈子谷装扮成商人,佯称是“洪为济”的外甥,来拜见韩练成。陈子谷眼前的这位40岁上下的军官,中等身材,体态魁伟,仪表堂堂,眉宇间透出独有的英武之气。陈子谷知道这就是韩军长了。

副官退下去了,韩练成打量着这个一身商人打扮、眉清目秀、机警干练的青年人,心里暗自高兴。

“我叫陈子谷,是山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的一名科长。军区首长派我来,是想与韩军长取得联系。”

青年人自我介绍。

“辛苦了,欢迎你。”韩练成一面说,一面紧紧握着陈子谷的双手。

韩练成此刻才知道,不久前,山东军区接到党中央转来的董必武从上海发出的一份绝密电报,告诉国民党四十六军已经上海海运青岛,军长韩练成本人与中共有多次接触的经历,要山东军区速派人联系。

山东军区派陈子谷来青岛,也是动了心思的,期间还夹杂着喜剧性。大家都知道国民党第四十六军是桂系部队,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精锐之师,由此推断以为军长韩练成也应该是广西人,就派广东籍人陈子谷先期与韩练成接触,先从地域情感上与韩练成接近。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起初,陈子谷被安排在韩练成的隔壁房间,对外以亲戚相称。军务之余,韩练成就叫陈子谷到他的房间来,每次相叙谈话,门总是开着。韩练成很谨慎小心,因为他身边就有军统安插的特务。

韩练成向陈子谷叙说了自己的经历:

“我原先是西北军冯玉祥部队里的人,后来到了桂系,虽然当了军长、集团军副总司令,可我的部下大都是李宗仁、白崇禧的人。我不像你们是一个组织……”

陈子谷听出了韩练成话里的话:率部起义是有困难的

陈子谷在四十六军军部与韩练成相邻住了几天,联络任务基本完成后,便向韩练成告辞。临行,韩练成郑重提出要见舒同主任。欢迎舒同来,并且会保证他的安全。陈子谷临走时,韩练成将盖有“国防部”红色大印的通行证件交给陈子谷,表示以后往返青岛、进入国民党驻防区时就畅通无阻了。

陈子谷此行虽是开局,却已将山东军区与韩练成连在了一起。莱芜战役的伟大胜利,伏笔就源起于兰坻镇。

陈子谷提供给山东军区领导人的信息,是很鼓舞人心的。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虽在前线,但副司令员张云逸、参谋长黎玉、政治部主任舒同都非常重视,对陈子谷的汇报作了认真研究。显然,韩练成考虑到陈子谷职位太低,不愿意和他谈真实而关键性的问题。于是,华东军区决定派军区秘书长魏文伯与陈子谷第二次会见韩练成。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还有一种说法,这次魏文伯去见韩练成,还带着夏衍的亲笔信。

商人打扮的魏文伯,公开身份是韩练成的朋友,由陈子谷陪同,再次前往国民党四十六军驻地。陈子谷手中的“谍报员通行证”,一路哨卡畅通,顺利到达军部兰坻镇。

在这里,魏文伯与韩练成进行了多次交谈,话题既有鲁南战役的情况,也有未来战局的走向,谈得非常投机,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般。当谈到内战时,韩练成表示:“我不愿打内战,我统领的四十六军官兵厌战情绪也很大。因为他们大多是广西人,北方冬天气候不适,再加上水土不服,官兵情绪低落。”

魏文伯见话题已说到这份上,便借机试探:

“既然如此,韩军长何不率领属下俟机起义,退出内战?”

这当然是魏文伯谈话的关键所在,也是陈毅司令员提供给韩练成的方案:起义与退出内战。

并不是韩练成不想起义或即出内战,实际上这两种方式执行起来,确实是非常困难的:

“阁下有所不知。四十六军的三个师,一个师长是李宗仁的亲戚,一个师长是白崇禧的外甥,要他们背叛广西,谈何容易!不过提供一些重要军事情报,还是能做得到的。”

韩练成把底交给了魏文伯。

当魏文伯要离开时,韩练成提出要与张云逸副司令员或舒同主任再谈一次。看得出,韩练成认为魏文伯身为秘书长,但只是个幕僚,没有决策权,说话不够分量,才提出这些要求的。对此,魏文伯没有马上回答,盯着韩练成的一瞬间,韩练成似乎明白了什么,马上回应了一句:

“安全我负责,绝对没有问题,请放心。”

同时,也提出了再次会面,应越快越好。


韩练成与魏文伯相处虽然短暂,但国家利益和民族大义是一致的,彼此容易沟通,而且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魏文伯和陈子谷回到临沂,张云逸、黎玉、舒同等人听取汇报后,对于韩练成提出再谈的问题,张云逸也觉得犯难,主要考虑安全。

韩练成想见张云逸,各位读者比较清楚,另一位舒同是何许人也?舒同原名文藻,号宣禄,江西省东乡县人。早年毕业于江西抚州省立师范学校,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出色的政治宣传工作者、军事理论家和中国书法界的一代宗师。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毛泽东曾经评价过舒同:

“舒同同志是个大才子。”

韩练成此时之所以要早闻其大名的舒同来谈,这除了心存敬意之外,就是为了保密。舒同当时在华东局职务比较高,是我军重要领导人。

对于韩练成的要求,舒同却想得很明白,他说:

“我愿去四十六军会见韩练成。”

此次前往敌营,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但舒同也提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愿意前往。

当时饶漱石去中央未归,张云逸即发电报给前线的陈毅,请他定夺。陈毅在琢磨韩练成意图的同时,分析了山东的整体局势:

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压境,敌强我弱,四十六军是这场战役的重要棋子,若能取得这个主力军的牵制并能获得重要情报,整个战役全局的棋就好走了。

想到这里,陈毅回电,“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舒同去四十六军与韩练成谈判,意义重大,有可能扭转战局……”

同意舒同前往四十六军。同时,提出另派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杨斯德作为舒同的随行人员,魏文伯与陈子谷不再前往,以免引起四十六军特务的怀疑。

杨斯德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山东滕州市人,多年做地下工作,机智灵活,应变能力强,有着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同时,他对四十六军防地胶东一带各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陈毅司令员选派杨斯德,除了他多年从事地下工作外,或许也考虑了他的地缘优势。因此,陪同舒同前往,他是合适人选之一。

中央同意派舒同深入敌人军部,与韩练成进行谈判。舒同如约定时间潜入韩练成军部。

1947年1月下旬,舒同和杨斯德二人一路过关,顺利到达平度县兰坻镇国民党四十六军军部。不巧的是,韩练成去了青岛,韩练成的副官热情接待了舒同和杨斯德。

韩练成离开兰坻镇时,留下一封便函。副官双手递上便函说:

“韩军长去青岛,这是他临走时留给您的亲笔信。”

舒同接过信封拆开,上面写着:

“弟因公去青岛,数日内即返回,一切请放心。韩练成”。

当时,舒同还弄不明白,怕有什么变故,杨斯德也为舒同的安全担心。晚上,副官安排他们住在镇子村西的一家小旅社,并加派了岗哨。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舒同如约而来,对于韩练成来说,踏实了许多,也坚定了韩练成的决心,最终达成一个“秘密协议”,完成了莱芜战役的过程中国民党李仙洲集团数万人进入华东野战军的“口袋”——全军覆灭的计划。

两天后,韩练成从青岛赶回来了。

韩练成处理完军部的事务后,便到小旅社来看望舒同他们,紧紧地握着舒同的手连声说:“实在歉意,耽搁了一阵。这次去青岛,名为检阅刚从海南开来的新十九师,实际上是去看看上司及特务机关有什么动静。蒋介石对部队控制得特别严,军统、中统特务安插于各军中。请谅解!兄弟有难言之苦,也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啊!”

“韩军长军务在身,理解,理解啊!”

舒同也是连连解释。同时,也看到了韩练成的真诚与坦率,心中的顾虑顿时打消了。

韩练成回到兰坻镇,舒同与杨斯德二人就住到军部,既方便谈话,也相对安全。

韩练成谈了这次北调来山东前,在上海中共代表团驻地与董必武会面的经过,也追述了自1927年以来他与共产党的往来,包括他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人的交往。这样,双方的信任度进一步增强了。

越是这样,越是感觉到是一家人了。会谈中,韩练成也是开门见山:

“我一再提出请舒先生来,是想见见华东局的负责人,当面谈我的想法和要求。”

舒同也是如同老朋友一样谦和地说:

“感谢韩军长。常言道一生二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韩军长尽管说。”

韩练成略加沉思后说:“我希望陈军长和华东局相信我,我不希望在华东出现在海南岛与贵军琼崖纵队之间那种不愉快的事……

舒同有些惊讶地说:

“韩军长所说海南的不愉快,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但我相信贵在相知相和,我相信我们会合作得很好的。”

“这就好!这就好!”韩练成连连颔首说道。

舒同的话题又回到韩练成率四十六军起义方面,韩练成重复回答了前次对魏文伯说的话,觉得起义不可能,“没有基础”。舒同另换了一个话题。

在舒同看来,韩练成如果能起义最好,其次是能保持中立,进攻解放区时消极避战,同时尽可能约束部队不烧杀抢劫。他说:

“两军交锋过程中,韩军长能控制部队,保持消极状态,尽量减少双方的损失。”

“这完全可以做到。同时,我会设法贻误战机,全力配合贵军的军事行动。”韩练成胸有成竹地说。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此话一出,舒同由衷地高兴。他说:“有韩军长此言,一切都放心了。我代表华东野战军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兰坻镇,舒同与韩练成还就具体联络、配合等事项进行了周密而详尽的研究和部署。韩练成与华东军区的合作框架大致定了下来,并达成了口头协议。主要内容是:

1.双方建立正式关系;

2.由华东局派出两名联络人员常驻韩练成处,韩练成保证其安全并提供活动条件;

3.韩练成及时向华东野战军提供情报;

4.在四十六军防地10里以内为双方非武装地区,我军不袭击韩部;

5.四十六军在兰坻镇及附近住一个师,以便于联络。

实际上,在莱芜战役的过程中,韩练成提供的情报,包括军队推进与参战过程中控制部队、以消极状态对付李仙洲,尤其是撤离莱芜城的过程,千方百计推迟时间等方面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已远远超过了以上所达成的协议内容。

舒同与杨斯德离开兰坻镇,安全回到临沂军部。

陈毅在前线得知舒同的汇报,感觉很高兴,也非常满意。此后的具体联络工作,就由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科长杨斯德和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科干事解魁来做。解魁是山东荣成人,参加工作后就参与对日伪军情报工作的搜集,同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们二位成了韩练成身边特殊的客人。

为了使进入身边的联络员安全稳妥,尤其是能顺利打入国军,韩练成报请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将杨斯德、解魁二人以“为国军做策反工作”的名义留在身边。杨斯德化名李一明,解魁化名刘质彬。对外,杨斯德是韩练成的少校秘书,解魁为高级谍报员。

从此,杨斯德与解魁二人,身着国民党军服,分别以秘书和谍报员的身份,堂而皇之地出入于四十六军军部。同时,韩练成为他们签发了特别通行证。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莱芜战役之前,杨斯德与解魁曾提出要求,要韩练成约束留驻兰坻镇的部队,不要出动。韩练成说:

“兰坻仅驻一个师,为了便于彼此联络。当然,你们(指我军)下级干部看得很狭小,其实这是小问题,要照顾大的方面,请你们告诉舒同主任。”

韩练成向杨斯德、解魁分析了四十六军的布防,很可能要接收胶济线的防务,一个师驻兰坻镇,一个师驻高密,一个师驻胶县东。如果是这样,请告诉华野不要破坏道路,保持南北交通畅行。五十四军如果进攻诸城,应集中力量消灭之,并用少量部队牵制他的四十六军,以便迟缓前进,或者调拨一部分兵力威胁胶东,这样也可以把我的部队拖回胶东。

如果是这样,韩练成就有了借口,并以此理由向他的“上峰”交代。

后来的战局情况发生了变化,四十六军西调淄博,配合十二军行动。

1947年1月29日由兰坻镇撤退。这时,韩练成希望他的四十六军安全通过,顺利西开,建议华东野战军对胶济线保持沉默状态,等他的军队西开后,再对即墨、兰村等地采取行动,目的是牵制四十六军。当时,这些情报与华东野战军主要负责人是畅通的。

韩练成与华东野战军之间,还有一段小插曲。因陈毅与饶漱石个人之间的矛盾,在韩练成与华东野战军的联络过程中,饶漱石不同意走这步险棋,认为韩练成此举不牢靠,舒同的安全会给蒋介石带来口实。陈毅佩服韩练成的坦率与真诚,非常推崇韩练成,没有因为饶漱石的意见而影响与韩练成的深层接触,以致影响整个战局。

看看这场战争的前奏,准备工作有多重要?理解起来就容易了

因此,很多历史情节中,我们只了解到韩练成在莱芜之战中率部突围一事,却不知在此之前,韩练成与我军早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华东战场的作战重心转入山东,形势已经明朗。韩练成的使命更加艰巨,他加紧联络与沟通,及时为华东野战军反馈重大军事动向,提供瞬息万变的军事情报。为我军取得莱芜之战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说当陈毅看到对手的作战计划的副本后,高兴地说:

“有了韩将军这条内线,这棋就好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董必武   胶东   莱芜   野战军   解放区   军部   司令员   军长   青岛   山东   军区   前奏   蒋介石   国民党   战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